1)在本次共修的投入度和收获
①投入度
1分,时不时点开共修消息。
②收获
无形而时刻提醒我关注自己的能量磁场。关注自己的负能量,拉回来。
2)对自己人格模式的觉察和成长
四月份,我自己带着汤圆回广东家近一个月。既是让汤圆和外公外婆亲人链接感情,也是回去和我妈妈做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功课。
现在回看,有几点感触。
①有天去户外去我说给汤圆穿罩衣爬,妈说灰尘这么大这么脏,我说没事,这里空气好。她配合我穿衣服,放下来,她一开始还只是念叨。旁边的人经过说这么脏让小孩爬啥,家里爬爬差不多。之类的。
我妈就皱眉了,说好几个人说的,你要听讲,人家说了这小孩地上爬,大人真不懂事,真脏。
我说你不要管别人讲什么,你看汤圆,她多开心。多爬对她好,她能锻炼。
汤圆爬一段,她就推车子跟后面。
我给她说:妈你放松,不要推车子,你在前面,看着汤圆。你看她多开心多自由,笑那么好,你要看她笑,能感染你的。别人说什么不重要。
当然,我理解你说得对,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带的。但是,我的小孩我喜欢让她这么爬,只要不危险,我不想限制她,什么都让她摸一摸,现在她就是用嘴巴和手感受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我们不是大部分人。
妈妈,当时我那么小你从长丰村搬到茶阳镇,没有其他人能这么做的。包括买开发区的房子,当时开发区那么破,现在多好。我们如果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们现在也不能这样生活。
你看,就像大家都给牛奶或者奶粉给小孩吃,我哥嫂就说不许。大家说没用,他们的小孩他们说了算。一样的,汤圆也是我和可乐说了算。
经过菜市场的时候,我给她说:我想让你多看她多欣赏她,这样汤圆才能感受到你对她的欣赏,才更喜欢你。
我妈不停打断我要不要吃这个吃那个,我说不要不要,我反正把我要说的说完了,她能感受多少她自己决定。
--类似的情况挺多,自主进食/盐/爬……我自己的想法和教育理念与他们有很多冲突,以前的我,就是与他们争执和解释,我现在可以做到的是调整呼吸,真实表达。不是他们不愿意给自由,而是他们也从来没有被给予过自由。
②我把自己与爸妈的链接切开,选择不去面对不去感受,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见到亲戚,只能表面聊天,其实我觉得很亲,内心情感非常丰富,但是我发现张嘴欲语却无言。不知道能聊什么,他们近况怎么样,我都不了解。我脱节太久,格格不入。
可乐后期也回家后,我感觉我突然我活过来了,我像喝醉的人一样,特别开朗,话很多,什么都敢。
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而我之所以丢了精神,是因为我选择了依附寄生与他人。此消彼长。
③在矛盾冲突的时候,我清晰看到我的内在小孩特别恐惧无助,害怕冲突。看似是我爸妈控制我,其实是我不敢表达我,我都三十多了,也有小孩了,我怎么能还在当巨婴呢?
在可乐的鼓励下,我和爸妈进行了“摊牌了断局”。把我小时候经历的(我认为的)和他们不知道的都倾诉出来了。
以前我爸妈总喜欢诉说他们的不容易,对我有多好多好,我现在的行为有多对不起他们。每次一说,我就觉得喘不过来气。像编织的一张大网牢牢把我锁住。心里想反驳,又觉得作为女儿不能这样对父母。
这次更加清晰看到,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不敢,还想要。与其说是父母锁住了我,是我自己把自己锁住了,不敢说,锁起来了。把自己演绎成一个巨大的受害者,只敢玩“阴谋”,不敢表明“阳谋”。
表达之后,我太轻松了,内心在欢呼雀跃。感觉自己终于能踏实地站在地上。
不喜欢的就讲明缘由,坚持的就表明立场。真实表达。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和“怕这怕那”。
这种感觉真好。
④开始用心呆着,去真正关注到家人和亲戚的每个人,去了解他/她这个人,而不是像过去只关注自己。
比如,带我爸妈去吃我们喜欢吃他们从没吃过的……
……
去听我妈妈小时候和她结婚的故事,参与日常,她忙碌的种菜小菜园……
去我爸的工地,真正感受他工作的不易……
和我姨现在的重心-孙子,链接……
了解我舅对钓鱼爱心的热爱……
和一群小屁孩玩到一起,感受他们的纯真……
探望呆在福利院近十年未见的大伯……
和十二年未见的大学舍友及家属在梅州相聚……
……
这些以前从未有过。我想,这是“心”开始活了。
3)对生命成长的认识和态度
人生剧本瞬息万变,活好当下。
想要的太多,尽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
感受当下拥有的美好。
4)对下一步共修的建议
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