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逝世81周年 |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

文 | 十点君

提起鲁迅,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感觉很亲切。大约是觉得有缘吧。

读大一的时候,一次课上,我捧了本《鲁迅全集》(其中一册)在那儿看,课间休息,前面一个眼睛大大、头发黑黑的女孩转过头来找我说话,后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好久以后她告诉我,当时之所以会主动找我讲话,就是因为鲁迅:现在居然还有人看鲁迅,有些特别哟。

匆匆十年过去,我们成了奔三的青年。而距离鲁迅先生离开,也已经是第81个年头。

正是1936年的今天,凌晨5点25分,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公寓去世。

好玩、爱说笑的大先生

读大学的时候,少年不知愁滋味,偏爱鲁迅文章里的深刻和自省,心中的他也总是愁眉紧锁,目光如炬,随时逼视着你的感觉。

近年来再看鲁迅,却渐渐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顶有趣、好玩的人。

鲁迅爱玩,且爱好很多。

他在日本仙台学医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去看电影,他学医却写小说和杂文,也喜欢版画,他还擅长做风筝,爱吃东西。

我喜欢看鲁迅的日记,比他的杂文还要有趣、好玩。

他经常在日记里,点评每天去吃的饭馆,在北京的几年里,他日记里提到名字的饭馆就有65家之多;

有时候甚至会在夜里为了计划明天要吃什么而难以入眠,会被胡同里的零食叫卖声勾得心痒难耐。

有一本日记名字叫《马上支日记》,里面讲的鲁迅的一个小心思让我觉得,哦,大人物也有这些小心思呀:

鲁迅家里宾客络绎不绝,时间久了他发现一个现象,男宾客呢,不管拿什么好吃的东西出去,他们都会吃个精光,待到自己要吃的时候,反而不方便,而女宾客则更矜持一些。于是乎,鲁迅多了个心眼,给男宾客只提供花生,反正多是为谈话而来,非为美食。

鲁迅爱笑,而且是那种爽朗的大笑。

萧红回忆鲁迅第一句就是“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有时候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得咳嗽起来。

郁达夫独爱鲁迅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称赞“很是可爱”。

生活里的鲁迅很擅长说笑,总能一句话把人逗笑。

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北师大一个女生和外校一个男生在公园里散步,被家长看到了,双方家长闹到学校去,称学校没有好好管教,有伤风化,鲁迅刚好路过,觉得家长无理取闹,一句话怼回去:年轻的时候不逛公园,难道等到成了老头老太婆,再来逛吗?

郁达夫回忆他第一次和鲁迅见面的情景,门口临别的时候,鲁迅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

到了要和人笔战、舌战之时,一句玩笑话就可四两拨千斤。

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去讲演,报上有不少攻击他的文章,许多学生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陈丹青甚至称鲁迅是他心里中国一百年来最好玩的人,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

想想却是真的,人生这么长这么苦,世道那么乱,人心那么复杂,若没有一点好玩、超脱的精神,鲁迅先生又如何与恶龙缠斗,而不变成恶龙呢?

不爱惜身体的工作狂

鲁迅是位十足的高产作家,但按现在的标准说来,他的工作习惯却非常不好。总是白天陪客,晚上到了十二点多,别人都睡了之后才开始埋头写作。

他白天实在是太忙了。

教书备课、办杂志、做活动、写请愿书,一波波朋友青年来请教问题、谈天。常常是下午来了一拨,送走,晚上又来了一拨,或者是下午的没走留下来吃完饭,晚上继续聊。

鲁迅家里总是笑声朗朗,萧红和许广平在楼下包饺子,都能听到“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到了十二点以后,客人们散尽,海婴在三楼和保姆已睡熟,许广平也已睡去。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都没有了,鲁迅倚在床边稍微眯一下,抽一根烟,而后起身,在那台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

这一坐就是天明。无数夜里,许广平睁开眼看到在灯光下鲁迅的背影很大,鸡鸣的时候,鲁迅还是坐着,外面车声渐密,还是坐着,直到家里的人都起来了,鲁迅才去睡。

而书桌上留着的,是整整齐齐的文稿,压在书下边。或许是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或许是好玩的《故事新编》,或许写到了《死》......

鲁迅睡去的时候,海婴总要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附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由于长年的辛劳,熬夜和抽烟,鲁迅身体一直不好,肺病尤其严重。1936年春天,病来得格外凶猛,久久不见起色。亲友专门请来欧洲的医生给他看病,医生很惊奇他居然还活着,因为如果是一个欧洲人病得这样重,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死了。

然而鲁迅知道,医生对于一个本应五年前就死去的人也是没什么辙了。在病中,鲁迅想的是,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写文章、翻译、印行书籍,好了之后要“赶快去做”。

在这些无数寂静的夜里,望着窗外,鲁迅在想些什么呢?

鲁迅在病中时,有一夜想让夫人(许广平)开灯,但夫人没有“懂”。他只好看着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

偶然看到临终之时几张鲁迅遗照,跟大胡子、眼神灼灼的那张著名照片相比,他已经完全瘦得脱行了,脸颊几乎凹陷下去,是超出55岁的老人的脸,心猛地疼了一下。

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较真

想起鲁迅,文学研究者心中总有一个痛:鲁迅后期的杂文热衷于打笔战,为一些速朽的事投入不相称的精力,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得罪了不少人。

若他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本可以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更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思想性、深度和语言在那个时代都是顶尖的。

其实,郁达夫曾劝他鲁迅,对那些来攻击他的不必都去回应,那里面有许多是想利用他成名的,鲁迅却不这么想,他是这么回答的:

“他们的目的,我当然明了。但我的反攻,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们;第二,是也因为他们,而真理念得阐明。他们的成名,是焰火似地一时的现象,但真理却是永久的。”

他是较真的。

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有一个细节,说一大家子人去吃饭,有一碗鱼丸,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但别人都不信,因为别人吃到的都是新鲜的,别人都没在意,但鲁迅就把海婴碗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

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萧红对这个细节感慨许久,和许广平双双感叹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西方人主张宽恕,现在人也擅长原谅,这似乎是一种道德和宗教的双重要求。然而鲁迅在临死前仍然坚持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这是为什么呢?各人有个人的理解。我们总说,真善美,真本身或许已经是一种最高的原则,优先于善和美。

而他对自己更是时时展开毫不留情的反省和剖析。

《风筝》一文中,鲁迅讲他少年时代折断了弟弟快要做好的风筝,因为他当时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勾当;20年后他向弟弟去忏悔,可悲的是弟弟已经完全忘得一干二净,早已不觉得痛苦。他却将这件事记了20年之久,时时折磨自己。

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我常常诅咒我的这思想,也希望不再见于后来的青年”。

作为父亲的鲁迅

鲁迅生前立了遗嘱的,一共七句话,其中一句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可看出鲁迅在教育孩子上的理念,和大部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同,鲁迅最希望的是海婴能成长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他为儿子取名“海婴”,意思很简单,在上海出生的婴孩。

名利、才能?有的话就要,没有的话别去强求,做个能养活自己的普通人也挺好。他见过太多高官权贵“底下藏着无数的小”。

对海婴,他显出极其慈爱的一面。

海婴长大一些,喜欢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每当此时,他总是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海婴含笑走了的时候,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好,然后再来谈天。

身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努力地过着普通人的一生。

年轻的周海婴

业余爱好是摄影,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对自己的艺术天赋,他有难得的有自知之明:我可以说只具有普通智力,没有获得上代的遗传因子。

他选择了无线电作为终身事业,在晚年才将摄影集集结出版。

在这个层次上,他认为自己依然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鲁迅的死

死,是什么意思?是你再也见不到,听不到声音、摸不到温度,得不到回应。

1936年的春天,鲁迅发病,肩部和肩胛骨疼痛难忍,肺病也同时发作,医生每天在家里进进出出,所有人如临大敌。

然而到了6月却又好转了一些,所有人都以为鲁迅好了,因他从前也曾得病,却也终于熬了过来。

那年8月,郁达夫回上海,鲁迅和这位风流开朗、浪荡不羁的青年做了半辈子好友,从没发生过口角。

他约他秋天一起去日本疗养,一起去岚山看红叶。

鲁迅(左)与郁达夫(右)

然而那年的秋天再也不会来了。

1936年9月5日,病中的鲁迅写下了一篇文章——《死》,他好奇死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原来这样就算是在死下去,倒也并不苦痛;但是,临终的一刹那,也许并不这样的罢……。我想,这些大约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连这些想头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1936年10月18日凌晨,鲁迅哮喘突然发作,几乎不能呼吸,甚至不能和身边的许广平说一句话。

那时,他大约是真的体会到了死到底是怎样了吧?可却再也写不下一行文字。

鲁迅去世于1936年10月19日清晨,5点25分,日出东方白的时刻。

有人说,鲁迅连死,也不愿在黑暗里,非得熬到天亮。

学术界有一个说法,最好的研究是要超越研究对象,走进去还得走出来。

而大多数研究者却都承认,他们仍然在鲁迅的深厚影响下。鲁迅的忠实读者孙郁说: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许多,整体面临着一种知识结构上的垮塌,而不能像鲁迅那样广泛地占有中外遗产。

鲁迅在当下的意义,归根结底是让每个人追求人格的独立性,成为一个丰富、有趣、有智慧的自己。

鲁迅自己从未希望自己能被后人记住,因为只有当你身上、当这个时代身上仍然有他所批判的那些劣根性,我们才会被他打动,他的作品才有价值。

当我们都成为自由、丰富的人的时候,那么也就不需要鲁迅了。他希望的正是这么一个不需要鲁迅的时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十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所谓“吃了鸡蛋,还要去看看下蛋的鸡”,哈哈,今天咱们就...
    田源ty阅读 2,229评论 1 21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2,699评论 3 30
  • 文/关鹿鹿 许多年前一路同行友人六七来会鲁迅先生的故里。 这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呼吸中有着岁月酿就陈年老...
    关鹿鹿阅读 2,042评论 0 9
  • (上)留日篇 1840年6月,英国人为了在中国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保护侨民为借口,陈兵珠江口,用坚船巨炮轰...
    白熊巫米阅读 1,253评论 0 23
  • 暑期到了,我常随孩子们折回老家住上一段时日,基于对这片地土的深深眷恋、依许,每行至一处都透着亲切熟悉的味道;这里有...
    zhuimengren阅读 20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