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根据我在《0-8岁孩子入学准备课》上的课堂笔记整理。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好生菜】: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规划的方方面面。希望你成为好父母,欢迎加入。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上学之后成绩好,在6岁之前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想到的是提前辅导小学课程。
揠苗助长,大可不必。而且这没有切到问题的本质。
家长想的无非是孩子上小学后,怎么才能一直取得好成绩。
那得先弄清楚懂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就可以了。之后面对学校的学习任务时,就能坦然面对了。
那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到底是什么呢?
不是智商,智商极高、极低的只是极极极极少数,大部分孩子智商没啥差别。有的人也许还会说,方法、习惯等等因素会影响学习成绩。
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博士Wendy 范惠萍老师,从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结合这些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四大因素:
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
理解力
意志品质
前两个,家长在重视;后两个,常常被忽视。特别是理解力。
今天我就谈谈——理解力。
理解力,分为听力理解力和阅读理解力。
说一个关于「听力理解力」的场景,我们去小学一年级的课堂看看。
语文老师,进教室。在教室基本安静之后,说: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咱们现在开始上课啦。请你把语文课本拿出来,翻到第6页。我们今天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请大家注意听讲。”
短短几句话,你数一数,一共有3个指令:
第一,把语文书拿出来;
第二,语文书翻到第6页;
第三,注意力集中到老师那里,准备认真听讲。
你知道,就这短短几句话的指令,全班假设有40个小朋友,有多少孩子能够在老师说完之后,完全按照老师的指令落成行动呢?
你一定觉得这太简单了,肯定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做到。
但是,很多老师会反馈,能够完全把指令做到位的孩子,有20%就不错了。
看到问题了么?
问题在于,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都没有办法执行,那么老师上课的内容,这些小朋友又能真的听懂多少?
注意了!这还只是一节课的开场白!这一天的听课效率,能有多少?听力理解力不好的孩子可能漏掉了多少?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每天漏掉了10%,那么小学一年级这一年会漏掉多少?小学六年下来,相比于听力理解力好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又会漏掉了多少?
为什么大家都是刚刚上小学,40个小朋友有的就能跟随老师的指令和授课能容,有的就不能呢?
「听懂内容、跟随指令」8个字,看起来异常简单,却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的概念。
「听懂内容、跟随指令」这8个字的前提,是孩子听到了老师的指令,捕捉到了重要信息。这一点,实际上是注意力是否集中造成的,不是理解力的问题,这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那么,听到了指令,孩子会不会就做呀?这就是理解力的问题了。理解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就是积累。比如听力理解力,孩子到底有多少听力积累?
来算一笔账。
从孩子出生到6周岁上学,一共是多少天?365乘以6,一共是2190天。换句话说,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的这2190天,决定了孩子上小学之后的水平。
有些爸爸妈妈会在这2190天高效陪伴孩子,假设他们每天会跟孩子说话20000个字——你不要觉得20000个字很多,按照正常语速一分钟讲200个字,20000个字只需要1小时40分钟就说完了。
假设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降低语速,我们就算是2小时讲完,每人分工一下也就1小时。2190天,每天20000个字,也就是这个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已经积累了4380万字的听力输入量,这还没算孩子在除了爸爸妈妈的其它场合下听到的内容。
但是还有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经常跟孩子讲话,每天可能只说2000个字。这样的孩子,在小学之前,积累了第一种孩子的十分之一,也就是438万字。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面对上学前积累了4380万字听力输入量的孩子,和只有438万字输入量的孩子,无论老师是谁,都没有办法把这样的两种孩子教成一种水平。
所以,
高中学习成绩出问题,是初中时期欠下的债;初中成绩出问题,是小学时期欠下的债。小学成绩出问题,是0-6岁欠下的债。为了不欠这一系列的债,0-6岁就要先把听力理解力培养起来。
怎么培养听力理解力呢?也很简单。
1-多跟孩子说话
注意,说话,不是“叨叨”。“你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你怎么又不听话”、“宝宝小心一点哦”,这类叨叨型的语言输入,对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培养没有什么作用。
你应该跟孩子说什么呢?爸爸和妈妈,要发挥各自的长项,妈妈们多说描绘性的语言,爸爸们多说解释性的语言。什么叫做描绘性的语言?就是给出丰富细节的语言。
以下是Wendy范惠萍博士举的例子:
1岁多的宝宝抓起了一块海绵玩具,妈妈就可以跟宝宝说,「宝宝,你喜欢这块玩具呀?这是一块什么颜色的玩具?对,它是蓝色的,而且是天蓝色,跟天空的颜色一样。」此时手可以指天空。「你今天穿的上衣也是蓝色的对不对?」此时手可以指宝宝的上衣。「这块海绵玩具是个三角形的,哈哈,咱们家现在不太容易找到三角形的东西。」
在这样的一段话里,跟颜色和形状相关的关键词反复出现,能够极大地刺激宝宝的听觉系统,让宝宝能够更快地理解妈妈的话,积累起不同的词汇。
爸爸们大都有理工科的头脑,善于充当百科全书的角色,给宝宝讲原理性的东西。3、4岁的小朋友对万事万物越来越好奇,经常会问为什么。“蚂蚁为什么会搬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当然啦,多说话是一方面,亲子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爸爸妈妈很快会被宝宝的为什么问得张口结舌,需要书籍回答宝宝的问题。另外,在上小学之后,老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并不都是口语,而会有大量书面语存在。仅仅说话还是不够,亲子阅读必须跟上。
2-孩子逐渐长大,多给孩子机会说话(产生沟通和交流,能够给予反馈)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烈。听和说是不分家,孩子在自己表达的时候,说出来的东西会通过听觉系统反馈回大脑,对大脑施加第二次刺激。
因此,孩子从2岁多开始能够表达出越来越多东西的时候,除了继续保持经常跟孩子说话、亲子阅读之外,还要更多留出时间,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每次跟孩子说了什么,用鼓励而温暖的眼神看着孩子,让孩子把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
双向的说话,才能被称作交流,能够产生结果的交流才能被称作沟通,且在跟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让孩子有表达的机会,也才能让爸爸妈妈给孩子更多的反馈,而反馈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保障。
3-带孩子走出去,到博物馆、天文馆去,增加词汇量和词汇的丰富度
在一个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词汇类型毕竟是有限的,很多词汇需要在特殊环境中才会被用到。比如,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恒星、行星、彗星,这样的词汇在家中基本没有场景会被提及和使用,却能够在天文馆中有机会让孩子反复听到和使用。
北京有60多个博物馆,上海的博物馆密集度也很高,如果你住在北京或者上海天然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你住在其它城市,也要尽可能开发一下居住地及周边城市地区里这样的资源,带着孩子尽可能多去。
曾经去过大量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不仅仅是自然课学着轻松,就是语文课中的大量文章也是自己知道的一些内容,学起来必然轻松得多。对于不同老师上课的讲授,接受起来容易得多。
这是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听力理解力部分,篇幅有限其他三个能力我就不展开了。
❤️也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好生菜】: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规划的方方面面。希望你成为好父母,欢迎加入。
❤️关注公众号并在后台回复“入学准备”即可获得关于「0-8岁孩子入学准备」的更多信息。
谢谢你花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