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深圳救援人员从一头受伤的抹香鲸口中掏出了渔网和塑料垃圾;2月,挪威发现一条搁浅死亡的鲸,胃里塞满了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2015年,有人在哥斯达黎加一只海龟的鼻子中拔出了塑料吸管……
塑料垃圾一般通过焚烧或填埋处理,两种方式造成的对空气和土地的污染暂且不表,更可怕的是,有些垃圾根本没经过处理:它们被随意丢弃在下水道和山川湖海里,连累了好多陆地和海洋生物。
2016年12月,联合国发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污染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海洋中存在的垃圾,有四分之三属于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难以完全降解,最终会分解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进入海洋生物体内,直接影响它们的生存。
塑料垃圾遍布地球每一个海洋,可又岂止是海洋。无休止的污染和无意识的丢埋,压缩着自然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消耗着人们自己:塑料的毒性通过食物链层层上移,最终被端上的,是我们的餐桌。
不是没有过努力:早在2008年我国就已施行“限塑令”,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原本想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奈何收效甚微。超市大部分顾客还是宁愿多花一点钱也不愿弃用塑料袋,因为“更方便”:环保袋成本高,还要经常清洗,不如少付点钱买个“方便”的塑料袋。
说塑料袋用着“方便”的人们,不知道是不是也丢得“方便”:今年2月,一块轻飘飘的塑料残布缠在了郑州东站高铁接触网上,工作人员预判它不会影响列车运行,不至于让列车紧急制动,但大半夜颇费精力才把它解下。
有些方便造成了他人的不方便,便不能再被称之为“方便”。可有了大家的“护持”,塑料垃圾似乎就能这么长久存在下去了,万幸的是,终究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今年,设计环保可食用塑料袋的Ashwath Hedge强势刷屏:“我是个印度教徒,太阳、土地、水对我而言都有神灵,为了自己的后代不在垃圾中生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他理解人们对“方便的”塑料袋的依赖,干脆研发了一款完全无污染、甚至可食用的塑料袋。
他成功了。
“环保塑料袋”成本没有高出多少、任何人和动物都可食用、焚烧无毒害无异味、降解方式和时间都可控。塑料袋火了,它还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意识和使用习惯短期内无法改变,可以,那就用你们的习惯创造出必需品,以推行环保理念。
这世上一切的变革,一切变美好的努力,都是因为有一个人跳出来想:“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面对整座冰山,他们也愿意撬动哪怕一个小角落:不论是曾经的可食用餐具,还是一个塑料袋,总有人为我们的明天忧心不已,而我们哪还能坐以待毙。
试着主动去了解塑料垃圾的真相吧!去看看那些满肚子塑料垃圾、挣扎死去的信天欧和海豹;去看看纪录片诸如《塑料王国》;去看看那些报告,看看塑料垃圾的危害。可食用环保袋固然很好,可人们的环保意识是淡漠到什么地步,才需要另一个人研发这种东西。
我们都向往干净的空气和水源;我们都想和家人共度得更久;我们都想看孩子们平安健康长大。
环保不是与我们无关的事。别让塑料之轻,变为生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