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写道,培养孩子的能力,分为下面这四步:

第一步,我们为你做这件事。

第二步,我们和你一起做。

第三步,我们看着你做。

第四步,你独立完成。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并没有及时从第一步推进到第二步,导致孩子没有锻炼出生活的种种能力。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初中老师,发现回收的早餐盒里的鸡蛋学生根本没怎么吃,只有少数的孩子剥鸡蛋吃了。

他把鸡蛋发还给学生后发现,很多孩子甚至根本不会剥鸡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剥鸡蛋对孩子而言并不简单。当孩子第一次剥鸡蛋,往往都会将鸡蛋剥的坑坑洼洼,鸡蛋上面甚至还残留着不少破碎的蛋壳。

这时候,大人看不下了:“你别搞了,我来给你剥。”

于是,第一次剥鸡蛋失败。

第二次可能又是同样的情况。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开始等着大人给他们剥好再吃,“剥不好鸡蛋这件事”的认知就这样被孩子接受了。

父母过度养育,最有可能导致孩子啥也不会。

不少家长都有个认识误区,总觉得小时候多替孩子做一点,孩子长大自然就会自己做了。

然而事实是,孩子不可能在18岁那天,奇迹般地获得了所有的生活技能。

生活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

特别是家有男孩,如果总是被爸爸妈妈手把手地牵着过日子,他不仅无法独立,也无法培养起责任感。

而一个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他的内心也会越来越脆弱。

养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个很简单也很容易被忽略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他才能形成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当他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也没那么容易崩溃。

所以,不要为孩子做他可以尝试去做的事,这样孩子才能脱离我们,成长为独立的成人。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家,在这之前,他需要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