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归隐山林吃什么

隐士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从小就是学他们的诗文长大,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归隐者是西周的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写下了《采薇歌》:登彼西山兮,不知归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东晋的陶渊明把归隐发扬光大写下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后来很多的诗人都纷纷仿效。古代诗人归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厌恶官场黑暗,寻找心灵桃花源。一种是个性喜欢游荡,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从陶弘景的“山中何所以,岭上多白云”可以看出在当时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开拓的土地不多,人口分布不广的条件下,山林间是一无所有,多的是岭上白云,日日相伴。所以有了陶渊明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打算自己在田地里开荒,

这些诗人大多是不能接受黑暗的现实,需要时刻以清静的环境来净化自己,才“小隐于野”的,但是他们都曾经大隐于朝过,都有过名望,用现在的话讲都是明星人物,名声在外,都有自己的粉丝,所以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才有“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诗句,这些慕名而人或是富商大贾,或是来当书童的,而这些人为他们提供了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很多东西都是从社会上购买的比如纸、墨、笔、砚、酒、肉等。

所以隐士并不是在山里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在山上种植粮食这些,也会去集市上去购买生活必须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492评论 0 18
  • 建筑工地上,春寒料峭。 锤子和钢材叮叮当当, 铁皮屋里一阵哄笑, 积雪映白了了朝阳。 而在瘦骨嶙峋的支架上, 工人...
    清水煮诗阅读 188评论 7 2
  • 刚刚读完了<文心>第四目,主要是讲了书信写作里面要注意的事项:承接的词语要准确,语气表达要简练,情感要到位。 有时...
    kww007阅读 361评论 0 0
  • 定义 类属性的引用就是引用类的时候,在类的后面加的那个. 使用说明 类.属性 问题 写出一个类,尽可能多的写出类的...
    心际花园阅读 507评论 0 0
  • 经常能听到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小孩不够听话,我总是对此持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为什么非要让小孩子听话?小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
    静默心谷阅读 1,9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