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自我实现是个无法瞄准的目标,因为你越是追求它,你就离它越远 —— 自我实现,其实是自我超越的副作用。
因为自我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改进不能靠简单的指令,也就是无法直接追求。
我们不是机器,不能为一个目标不顾其他,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感作为进化给我们设定的快捷方式,决定着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而我们做为基因的载体,其第一目标是求存,可以更好地将基因传递下去__这是潜意识中的设定。但做为有着智能思维的人类,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再是1.0的版本,而是升级为2.0,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求存的本能最推崇的是稳定,重视当下的收益。而对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无法准确地放到现在理解。
而我们不断地从自己的舒适圈走出,通过学习扩大能力圈。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提高到新的维度,对这个世界的本质会有更高的理解。于是这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众多无序的点,而是变成了有序的图案。明白了秩序所在,你的行为就可以在合适的范围内任意活动,但对于仍处于较低认知层次的人来了说,你的行动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不断地超越现在的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