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写作:如何写出深度文章,先看懂这3个逻辑

在自媒体写作当中,很多新人小伙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有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便是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深度?

既然喜欢写作,自然希望越写越好!

为了变强,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找该领域的对标优质账号,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觉得自信满满的文章,跟真正的高手相比,其实差了很多。

特别是文章深度这块,好的作品一读就觉得营养丰富,差的作品,读个开头都觉得乏味。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呢?

这里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能写得深度?

当我们感叹别人文章有深度的时候,也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自己做不到。

问自己,肯定是很多小伙伴都会做的事。

但是问了之后,能不能问明白或通过追问自己改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加深文章深度,却是很多人不会做的事。

有可能是没时间,也有可能是没精力,当然,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的借口。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不少小伙伴问了之后,等于没问,然后又糊里糊涂地按照之前的方式创作,写出来的作品,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营养。

如果持续下去,写作思维就会形成惯性,未来大概率写作就会遇到瓶颈,甚至断送自己的写作生涯。

为什么别人的文章写的有深度,我就说说自己的理解,那是因为别人已经有自己成熟认知体系和思维体系。

这种成熟不仅仅是对某一领域了解的很透彻,而且能通过自己熟悉的领域,看懂其他领域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

一般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随随便便地感悟,都有可能比我们费心几个小时写的文章有深度。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认知体系和思维体系,为什么会达到这种程度呢?

说到底就是修炼的成果,

多写、

多想、

多看、

多记录、

多总结、

多反思...

上面的几个字,看上去都是废话,但如果你认真执行,形成自己的思维惯性,写作上的很多事情,都会清晰很多。

如果你能看懂上面的话,应该明白,写作能力跟自己写作的时间长短没关系。

写作跟修炼一样的道理,从刚开始修炼到最后悟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终的结局也不会相同。

所以有的人可以在一个月内做到,别人用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到达的高度。

所以,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处在“悟”的状态!

我为什么这样写?

我这样写是不是更好?

我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我这种观点是不是有看不见的思维漏洞!

...

一定要想办法给自己多罗列一些问题,等你把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了,你自然就会看见自己的成绩。

2.我怎么让读者喜欢?

能写出有深度文章的作者,一定是拿捏读者心思的高手!

所以,如何让读者喜欢?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读者可能又会陷入死胡同。

因为这个问题一问,大部分作者根本找不到答案。

我怎么知道读者喜欢什么?

那么多读者,我能满足所有读者吗?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明白这个问题之前,你先要搞明白自己写出的作品,是要表达什么?

我是给读者能带来一些身临其境的情绪爆发?

再或者我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用的建议?

甚至我们能给读者提供清晰地解决方案?

...

当你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文章往哪个方向写。

 如果你的文章是为了撬动读者情绪,那你就一直思考,如何撬动读者情绪,比如,想好如何设计故事,让其读起来更加跌宕起伏或者虐心。

如果是你提供建议或者解决方案,就要考虑自己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可以解决读者的困惑和问题,而且要做到因人因事而已,或者用一个更准确的词形容,“一事一议!

说简单点,我们觉得自己文章没有深度,其实是提供给读者的价值不足。

如果价值足够,文章的深度自然就上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我能想到的内容只有这些了,根本写不出来啊!

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下看!

3.解决写不出来的问题

首先说一下,如果你按照上面的规则,要求自己,哪怕无法突破瓶颈,也会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真正想要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唯一的办法,就是“知识的输入!

知识输入最快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人或者一个对标账号,模仿他的写作习惯和方法,了解他的思维模式,甚至搞清楚对方的知识体系来源。

达到上面的要求,一般只需拆解对标账号的文章就可以。

你只要一篇一篇文章的去拆解,只要拆解到10~20篇文章,你在写作的时候,有可能潜意识地就会把对方用到的技巧用上了。

可能有小伙伴说,我的脑袋反应慢,让我去拆文章,我根本也没那个时间,更没那个心力,甚至自己拆解,也拆解不出个所以然。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不建议你继续写作,因为你如果是这种状态的话,很可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但也有的小伙伴说,我就是喜欢写作,我想坚持,但是你说的拆文方式,我尝试不了。

如果你硬要我说,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我只能跟你说一件事,不愿用脑力和体力解决的问题,大概率只能通过花钱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付费学习。

你买书也好,你报班也行,这可能是最快上手的方式。

但是,有件事我必须说一下,报班的风险很大,特别是钱财损失的风险。

有些老师的公益课,你听了之后觉得干货满满,但问题是,一旦进入付费学习,却学不到有用的知识。

一方面是某些人的悟性(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不花钱的时候,兴致勃勃,一旦花钱了,就不当回事了)的问题,另一方面,跟错了老师,白白花了钱。

当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具体怎么做,还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我个人建议,大家应该自己去拆解优质文章,因为几乎不用花钱,就能研究明白对标账号作者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框架,只需要费点时间而已!

写到最后

有深度的文章,从来不是堆砌辞藻或者说一些玄之又玄的话!

相反,大部分优质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读起来却相当舒服。

 总结起来,虽然文章很有深度,但也很有烟火气,很接地气。

甚至我们读的时候,都能勾画出作者在我们脑海中的影像。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其实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能把握读者的心理。

只不过跟我们不同的是,我们可能要通过长篇累牍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却可以把读者的所想,融入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

当然,我们想要达到这种地步,可能很难,包括我自己也尝试过,但做不到。

如果你是一个对写作有追求的人,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后续内容,我一有感悟便会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