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天我们都在跟各型各色的人打交道,说话交流,有的人说话知冷知热,被称为知心大姐姐,有的人说话如沐春风,被称作情商高,可有的人却总是一语中人。
情绪干扰,是最常见的沟通错误
小红是职场妈妈,工作日因为上班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就想着在周末弥补孩子,带他们散步、游玩,同时也希望老公也能一起。不过,他老公是个主张生命在于静止的人,周末喜欢宅家睡觉看电视。每到周末,就会发生不愉快。
小红:“你快起来,都7点了,快起来带孩子去公园晨跑”。
她老公:“……”
十分钟后。
小红提高了音量:“你怎么还没起来,就知道天天睡觉看电视,放假了也不知道主动带孩子出去玩玩。”
她老公没好气地说:“你带去吧,我不去。”
小红开始吼了:“又是我带去,你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吗?啥事都是我吗?跑步也要我一个女人带着吗?”
她老公破罐子破摔:“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用,反正要去你去,我是不去。”
小红就开始飙脏话了,痛骂一顿不见任何起色后,就悻悻地自己带娃出门了,而可想而知,这种心情下怎么又能陪好娃呢?
后来,小红也不在指望老公能陪伴了,就自己带着孩子出去玩,但是,夫妻感情却打上了个窟窿。
在和最亲密的人沟通中,我们总是很容易暴躁的情绪上身,胡乱指责一通,没达到沟通的目的又伤害了彼此感情。而我们的大脑,又只会维持它原来熟悉的东西,所以以后一旦遇到意见分歧,就总会第一时间情绪上头,先吵上一架,互相指责推诿,如此恶性循环。
理解分歧,是最易产生的沟通界限
小泽,是个刚满3岁的孩子。她妈妈开始给他看动画片了,他最喜欢看《小猪佩奇》,可以一口气看好多好多集,但是最近还因为看这个跟妈妈吵架了。
妈妈下班回到家,有点累了。
小泽撒娇道:“妈妈,我要看《小猪佩奇》”。
妈妈客气的回道:“不行,洗完澡才能看。”
小泽开始闹脾气了:“不行,我现在就要看。”
妈妈霸道地:“说了不行,洗完澡,身上干干净净地,做床上看,多舒服啊”
小泽要哭了:“不行,我现在就要看,看完再洗澡。”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身上都脏死了,都是汗总不能坐床上去吧,不给看”
小泽哇的一声,委屈地哭了出来……
因为对“洗完澡后坐在床上看电视非常舒服”这一理念的不能接受和理解,小泽每次看电视或者洗澡前总要大哭一顿,让原本轻松、愉快的两件事都变得非常抗拒、逆反,妈妈也为此头痛不已。
认知危机,是最严重的沟通问题
前段时间,明星郑爽代孕一事被前夫张恒爆料于众,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她个人也因为聊天截图中的爽言双语被演艺界所封杀。
事件中两人可能因为很多累加的矛盾才走到今天对簿公堂的局面,但初始肯定是因为沟通中两人对小孩的生育、抚养出现了认知层次不一的问题而产生了分歧,后期加上金钱、名利等处理不当才分道扬镳。
当然,这种认知尚且是低层次的,处于基本道德认知出现了问题,才会从满面光鲜沦落至此,人人喊打。
每一次对外交流,都是我们个人形象树立的一次机会,如果只会暴力的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不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就很容易陷入沟通危机,给人留下情商低的印象。
控制情绪、放慢语速、换位思考,是每一位成年人都应掌握的沟通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