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时间的三步骤

随着内容大潮的兴起,借助互联网红利形成时间的买卖,成为了刚需。

要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需要三步骤:

1.塑造自我的标签

2.制作知识的产品

3.找到撬动的杠杆


1.打造标签

目前红火的自媒体人,除了借助趋势的风口,本质上是在风口来临之前,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和菜头99年开始在BBS上发表文章,但一直到去年知识服务爆发的元年,通过罗振宇的得到平台,开设了《槽边往事》专栏,获得爆发式增长,1年创造了500万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免费阅读到微信赞赏,最终到得到的知识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内容变现。这背后是他持续地写作,在前期拥有足够的拥趸,最终在得到平台上形成付费的闭环,并借助罗辑思维的力量形成影响力的扩散。


2.知识内化


知识内化的体现,在于如何让用户感受内容的价值感,这也代表着自媒体人的高低层次的水平,谁能用更通俗易懂的方案,谁能让用户理解并在现实场景得到应用,谁就能占据消费者的认知并形成付费闭环。

经济学离大众的距离很远,普通人没有时间去研读经济学,而经济学家薛兆丰做出了专业知识交付给普通人的解决方案,市场的反馈就是最好的反应。他在得到开设《北大经济学课》的专栏,6个月订阅人数突破14万,创造了2800万的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他背后的原因:

(1)他是经济学家,专业人士,自带流量

(2)他把经济学概念,以大白话形式交付给用户,让用户获得价值,形成口碑化的传播裂变

(3)他每篇文章阐述的概念相对独立,像短篇小说,用户不会因为上一篇没看,形成知识的遗漏感,进而产生焦虑


3.找到杠杆


无论是和菜头还是薛兆丰,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成功,在于背后有罗辑思维的影响力支撑。

形成传播力有三要素:产品 呈现 到达

产品,专家的专业度体现,形成传播力的前提。

呈现,专业知识转化成用户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手艺,需要专业团队的配合。

到达,体现影响力和传播力,不论和菜头还是薛兆丰,他们这两个能力都无法与罗振宇相比。

得到是把产品,呈现,到达三者结合的形成价值交付,最后形成付费闭环的平台,失去了得到平台的支撑,他们两位作品的传播度必然不会这么广。

总结:

1.明确自我的能力,用知识塑造个人标签

2.把知识举一反三,逐渐内化成知识结构

3.找到对应的平台,把标签通过市场变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个美好会自然呈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