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

司马迁说自己写史记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那这“究天人之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探究天和人的关系”吗?

最近我看了薛仁明老师的一本书,算是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我们经常说“小孩子才分是非,成年人只讲利弊”。那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是不是只有“是非”和“利弊”这两个标准呢?

不,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天人之际”。比如史记里面,就经常说到一个词:“不祥”,不吉利。

看见项羽把投降的人杀了,刘邦就说,不祥。一个叫陈婴的人暴得大名,他妈妈也嘟囔说,不祥。

你看,这些事,他们不是从是非和利弊的角度来看该不该做,而是从老天爷的角度来看,说不祥。

这个判断的标准,汉代之后的中国人说得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何尝不是一个更有效的标准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317号星宝宝洮南远方文学许老师,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成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