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欣赏《在离别的清晨装饰约定之花》有感而发。
谨献给重新唤醒我潜藏在内心深处那一抹良知的冈田麿里老师,诚惶诚恐。
前言
观后感是很少写的,但大体上我还是能够把它们分为两个档次的:一种是迫于无奈,应付老师的;一种是情不自禁,不吐不快的。后者往往比前者优异,但又无往不镣上情绪的枷锁。不是意兴阑珊,半途而废;就是杂乱无章,主次不分。
但是,觉得这次的着笔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它经历了一个晚上的沉淀,像是米粒在槽里一汩汩的酝酿发酵,既不冲鼻,也不干涩。当我的指尖款款落下,轻轻敲响第一个字符时,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恍若尝到了一股宿命的味道: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合适的方式,蕴含着一股恬淡的心态,与时间一起交织而成。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于是乎,白板上的符箓,在摇摆的指针中,变得越来越长......
故事概述
人间仙境,离别一族。经纬编织,四季更迭。远离人烟, 直至漫长的岁月终结。故事恍若始于桃花源中,与世无争的伊欧夫民族,在安然澄明的希比欧怡然衍迭,在澈水繁花中享尽天伦之乐。流水淙淙、花香宜人。
然而,王对古老力量的贪婪,最终让幸福幻灭。那一夜,无妄之灾。强势的梅萨蒂国驾驭着远古巨龙雷纳特一族兵临城下。淘气乐天的蕾莉亚沦为梅萨蒂国的配种王妃,热恋着蕾莉亚的少年克里姆失踪人间,而他们的玩伴,故事的主人公玛琪亚,被失控的巨龙带到了黑暗的丛林,彷徨无依,茕茕孑立。
恍若召唤一般,玛琪亚发现了死人堆里被母亲紧紧抱住的婴孩,也就是后来的艾瑞尔,两颗孤独的心,就在这一刻的相遇。
他们来到喧嚣的乡村里,在单亲妈妈米多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帮助下,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在几年的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中,艾瑞尔渐渐长大了。学会了走路,学会了纺织,也学会了生活。然而,在城市的另一片天空下,蕾莉亚却即将与梅萨蒂国的王子大婚。玛琪亚收到了这个消息,为协助克利姆夺回蕾莉亚的号召,她与艾瑞尔一起踏上王都的征途。
而当他们历尽辛苦,即将解救出蕾莉亚的时候,却被告知蕾莉亚怀上了王子的孩子,不敢去见克莱姆,三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分开了。
玛琪亚带着艾瑞尔奔波他乡,并在口角之后定下了相伴与坚强的约定。他们在生活的泥淖里积极奋斗。在玛琪亚打工的酒馆,他们相遇了儿时的知交兰格。像是导火索一样,艾瑞尔与马琪亚的出现困难,最终艾瑞尔为获得保护马琪亚的力量选择参军,玛琪亚则被复仇冲昏头脑的克莱姆带走,而囚禁在王宫中的蕾莉亚因孤独与执念恍若行尸走肉,最后的了断已在悄悄拉起序幕。
为审判梅萨帝国滥用古老力量,诸国在克里姆和玛琪亚联合下进攻梅萨帝国。战火硝烟中,艾瑞尔和兰格选择守卫王城;克里姆与蕾莉亚再次相遇,但因为蕾莉亚对她的孩子渴求,克莱姆万念俱灰,中弹身亡;玛琪亚遇见临盆的艾瑞尔妻子,并帮助诞生了艾瑞尔子嗣。最后玛琪亚带着幸福与豁达离开艾瑞尔,蕾莉亚告别女儿,与玛琪亚一起乘坐着最后一只巨龙飘然而去。
岁月更迭,艾瑞尔的生命走到尽头,玛琪亚为他送别,体会了超越痛苦的离别。
人物分析
1.个体或小关系网
玛琪亚,艾瑞尔
他们共同构筑了故事的第一关系网――母子,从他们三遇三别中,玛琪亚超越了别离一族痛苦离别的宿命,艾瑞尔也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最触动心弦的是第二次相遇相别,身为人父的艾瑞尔时隔无数年再次撕心裂肺的喊一声“母亲”,换来玛琪亚回眸一笑。渐渐远去的背影,似乎揭示了:成长的背后,注定了母子别离,只不过是有的激烈,有的和缓。
蕾莉亚,克里姆
他们共同构筑了故事的第二关系网――恋人。他们是相爱的双方,却受尽命运捉弄。原本天真无邪的他们,却在分别后逐渐黑化,深刻诠释了别离一族对孤独的恐惧,然而,克鲁姆最后痴狂,直至被杀。而蕾莉亚却在漫长的等待中,怀着对孩子的信仰,最终破茧成蝶,再次拥抱这个世界。把母爱的力量渲染开来。
米多,兰格
玛琪亚收养艾瑞尔寄居的乡村母子,米多教会玛琪亚怎么做母亲,兰格引导艾瑞尔真正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们纯朴善良而又不是睿智与刚强。都是一类形象的代表人物,米多的母亲形象展现出经营一个家庭的担当,兰格的兄长兼小队长形象,令人肃然起敬,为国为家为友,心思缜密,善解人意,又捍卫坚守。无愧身甲,无愧于心。
巴罗
这是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的男人,游荡凡世的伊欧夫人,看穿了民族与红尘中的一切。似乎与伊欧夫长老拉西奴关系匪浅,但却在为人处世上恰恰相反,豁达,恍若遗忘了自己的孤独。
拉西奴
伊欧夫长老婆婆,最高领袖。看穿了伊欧夫人的命运,并竭力维护伊欧夫人的家园。不过在全文中她的话代表了普遍情况,在玛琪亚打破这种观念,升华新的境界,衬托玛琪亚,蕾莉亚在母爱驱动下的伟大力量。
蒂塔
艾瑞尔的妻子,全文标准的跑龙套。曾嫉妒玛琪亚能够“占有”艾瑞尔,但在玛琪亚产下孩子后,终于理解了玛琪亚的伟大,并也成为了一位坚强母亲。
哈泽尔集团
梅萨帝国王族,大反派。自私,自利,贪婪,唯我独尊。为了自己人的利益,不择手段,毫不考虑受害者。
伊佐尔
梅萨帝国骑士之首,全文最矛盾的一个任务,入侵掠夺,屠杀伊欧夫人,是行为上全剧“侩子手”,但自我赎罪,守卫国家,放任蕾莉亚等人离去,在精神上又不得不褒奖。是个没有塑造清楚的人物。
梅蒂梅尔
蕾莉亚之女,梅萨帝国公主。然而,我认为她与克里姆是全剧最大的二个悲剧。爹爹不亲,爷爷不爱,唯一深爱着她的母亲蕾莉亚却常年关在宫里不得见面,直到蕾莉亚乘龙离去的最后一刻,她除了一个照顾她生活的嬷嬷,再无他人。她已经在宫廷中褪去儿童应有的稚嫩,掩藏内心的情感,落魄王女,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却应该庆幸,不管未来将面对的是什么,也比这种被当做不该出生的怪物好,正如同她自己所说的:“从这里下去,会有新的生活等着我。”
2.群众或某一类社会社会人物。
别离一族
拥有不老容颜和漫长寿命,仿佛自己的时间永远禁止,不得不最终承受生死离别,见证所爱与别离,是在清晨歌唱的花,已脱离时代之明珠。
母亲
核心形象,坚强、伟大、慈爱,或是严厉,或是温柔,但一定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是全剧塑造最成功的形象。除了共性,故事中每个母亲各具特色,打动人心。(5位母亲:玛琪亚,蕾莉亚,艾瑞尔已逝生母,米多,蒂塔)
士兵
艾瑞尔和兰格的后来身份,在鲜血中战斗,守卫国家,不同于骑士,士兵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更加刻苦,更加不屈。
让人泪眼婆娑的技法小结
1.暗色调
典例:两次兵临城下 见到艾瑞尔及母子分离场景。
黑色主色调中,人物后关键对象更为突出。往往渲染沉重的气氛,令人注意注意集中。也是拨云见日变得更加心旷神怡,激动人心。
2.双线镜头
典例:蕾莉亚,玛琪亚大双线
攻梅萨,蒂塔产子小双线
截然不同的两个镜头推进,有相互照应之美,幸福与痛苦,生和死等两个极端在同一时刻发生,情感不断更迭,使人情绪跌宕起伏。
3.人性的不变与变化
典例:克里姆,艾瑞尔,蕾莉亚与玛琪亚
克里姆可以说是黑化了,蕾莉亚中间有一段绝望了,爱瑞儿不断成长,心态不断更改,然而,玛琪亚却恰恰保持不变。这种反差使人物形象清晰。蕾莉亚从宁可自残也要保护玛琪亚,转到不惜一切搜找玛琪亚,深刻表现了孤独对他身心的摧残。艾瑞尔对玛琪亚的态度三次变化,完美展现了一种人物的成长。
4.回忆杀
全剧最感人的情节,艾瑞尔去世,他的一生在玛琪亚的回忆中闪现,不管天真的,叛逆的,成熟的,都是玛琪亚记忆中最好的样子。离别,在这一刻,从一种痛苦,转变为为美好的相遇画上圆满的句号。
总结
故事似乎在编织一段平凡众生与光怪陆离交错而成的岁月,生与死、相遇与离别、绝望与希望汇聚的梦。
约定,母子,恋人种种,成为维系生命过程的一份支撑。当然,也许是对母亲这一形象塑造太好了,全剧男女人物出现细微的失衡,男主角艾瑞尔,男二克里姆以及伊佐尔等角色,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最后,我想说,通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无谓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狂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