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在我们的记忆中,童年的时光大都充实而快乐。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说:“幸福的年代,谁会拒绝再体验一次童年生活?”可见,童年的美好。在读完《呼兰河传》后,我想,或许萧红是拒绝的。对她而言,那并不是一个好时代,那也算不得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曾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接受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到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呼兰河传》是萧红1940年在香港创作的,是她后期作品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儿童的视角,通过对家乡各种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
呼兰河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是从南到北,一条是从西到东。最有名的就是这十字街了,集中了全城的精华,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还有一位拔牙的洋医生。这拔牙的招牌虽挂了两三年,但去那里拔牙的人却寥寥无几,最后女医生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兼做了接生婆。
城里除了这两条大街,还有东西二道街,也仅有几座庙,几家烧饼铺,几家粮栈而已。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小城的寒冷、寂寞,小城人生活的单调、乏味,看得人昏昏欲睡,只想丢了书出门透透气。直到大泥坑的出现,我们才能从小说寂寞的基调中,寻得一丝丝“乐趣”。
东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的时候,泥浆像粥一样;一下雨,泥坑就变成了河。平时泥坑看起来并不怎么深,常常有人赶着车想趟过去。谁知泥坑的底是高低不同的,翻车了。车夫从泥坑爬出来,满身泥污。马陷入泥坑,往往一时半会起不来。这时候,人们就围过来。看那马要站起来了,喝彩;看那马又倒下去了,喝倒彩。就这样,人们在马要站起来又站不起来中闹腾一番,散了,各自回家了。也有留下来帮忙抬车抬马的,大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大泥坑翻车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冬天被冻住的季节。水大的时候,大泥坑不仅阻碍了马车,也阻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作者在文中形象地描写了行人过水坑时的滑稽场面:卷起袖子,咬紧牙根,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偏那板墙又是平滑整齐的,东抓抓,西摸摸,弄得满头大汗,挣扎五六分钟才能勉强过去。有鸡鸭掉进泥坑淹死的,也有小孩子掉进泥坑的……
这样一个大泥坑横在路中间,很明显是不利于人们出行的,但是人们为什么宁可每次惊险的通过,却从来没有人提出将这个坑填起来呢?
作者在文中给出了两点解释:第一,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使附近的居民有了饭后谈资,可以说长道短,得以消遣;第二,可以“心安理得”的吃瘟猪肉。
人们常常去买便宜的猪肉,这些又青又紫的猪肉,很明显都是瘟猪肉。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呢?于是,人们自欺欺人,这些猪肉都是泥坑里淹死的猪肉。
别说猪肉,就是吃上一块豆腐,在小城人看来都是一种奢侈。如此贫苦节俭的小城人在一件事上却不含糊,那就是身后事。东二道街上,有几家扎彩铺,是专为死人而预备的。大到聚宝盆、金山银山,小至丫鬟侍女、厨房里的厨子、喂猪的猪倌,再小至花盆、茶壶茶杯、鸡鸭鹅犬……应有尽有。活着的人为死人做上一套,用火烧了,据说到了阴间就样样都有了。
小城人的生活是单调落寞的,作者写道,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生活。
呼兰河除了这些平凡单调的生活之外,小城人最为开心的便是每年固定时间的戏台表演和祭祀仪式,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活动一上场,小城里的一家家就开始忙活起来,招呼七大姑八大姨,接姑娘迎女婿。他们看的是热闹,其实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的单调而又呆板。
《呼兰河传》前面两章描写了呼兰河人的寂寞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小说至此,还并未出现具体的人物。这本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没有按照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结局来安排情节,每一部分都可独立成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将从一个四五岁孩子的视觉出发,一一介绍几个主人公的故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