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对老夫妻到别人田里一天捡500斤菜,引发争议

天罗筋


我的看法是:理解捡拾者的初衷,但坚决反对未经许可的行为,沟通尊重是解决关键。

正如古语所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身处敏感情境,主动避嫌是基本素养。直接进入他人田地捡拾,即便自认无错,也难免瓜田李下之嫌。

从情理上,我们固然同情老夫妻的处境,理解其节俭持家的不易。但更深一层看,农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私有财产,其产权边界不容模糊。“看似不要的”蔬菜,很可能被计划用于二次复收、家畜喂养或还田作肥,都具有其特定价值。若只因“觉得可惜”就随意取用,实质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行为经网络传播后,极易形成误导效应,诱使更多人效仿,给农户带来切实困扰与损失。

故而,最稳妥的做法始终是:开口问询,获准再取。主动沟通一句“您地里的这些还要吗?”既恪守了尊重他人财物的道德底线,也避免了潜在纠纷,方能真正让节俭美德与产权观念并行不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