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生而忙碌,生而求索,其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说抽象点,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感,再说灵性点,就是为了在红尘世界里按照自己的心意扮演好这个角色。终究是在自己心中上映的一场戏。精彩是心,平淡也是心。
而达成这些目标的路子可谓是千千万万,千姿百态,从职业说,有成为艺术家的,有成为导演的,有成科学家的,有成为政坛人物,有成为某方面工匠的,当然在影视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采用极端特别的方式达成目的。
我们都活着,而我们活着的状态却是千姿百态的,有人耕作于田间地头,有人工作于高楼大厦,有人除了日常生活会问我从哪儿来,我将要去哪里的话题,有人不关心这些,稻子弯腰,工资到账,劳有所得就是心安处。
按照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观,改造和利用自然,使人类得到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延续的永恒主题。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改变现状,就是要具备有效的思想武器。而高效的驾驭物质的方法,必然对应高效的思想。二者互为因果互为反馈,如此的环形运动,让我们的能量得以提高。
人的本性,是最愿意走捷径的,试图希望总结一种理论,放诸四海而皆准,将之奉为人生法则,从此行走江湖,实则世上并无一劳永逸之事,思想理论也是如此。
科学的思想是指导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1979年版的《辞海》将科学将科学界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也日趋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仅仅把科学定以为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体系知识从结果、从既成的形态来挂扩知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静态的科学观,应该用动态的观点来解释科学。
科学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这种精神是我们该提倡的,任何理论除了过逻辑的筛子外,还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们所接触的理论除了科学理论外,还有更多宗教的甚至民间的或灵性方面的学说,有的是因为小众,所以人们知之甚少,有的是因为当前的科技认知水平无法解释,不被大众接受。有的是因为实践者成就者太少,人们对其理论信心不足。但如果用实践效果看的话,很多东西是被证明有效的,从这个方面讲,是符合科学精神的。
《黄帝内经》中黄帝问岐伯: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而中医发展至今,祝由术也几乎失传,中医中的经络,子午流注等理论也是当前人类科技认知无法解释的。每个时空,都会产生出该时空对应的各种学说理论,大众所从的未必是最有效的。很多理论,不一定是理论过时或者无效,而是缺乏会根据当前条件选择使用这种理论的人。不执着于法,也不执着于理,才会顺手拈来。
海纳百川,有容纳大,法门无量誓愿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