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在这里我突然明白,世间智者的归宿处,正是后人静读的好地方。紧靠着伟大的灵魂消闲半日,也会使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可惜我们中国的殡葬文化缺少这种境界,常常使长眠者过于孤苦,或过于热闹。”

                                  ——余秋雨《墓地荒荒》

从某些角度来讲,例如以故者为镜,反思己之所行所为,以故者为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伟大灵魂的面前学习更专注更能静心思考(就像做作业时老师就在不远处默默盯着你)。这样看来余秋雨先生的话我无法反驳。

但中国的殡葬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讲究逝者安息以及对亡人的缅怀尊重,在墓地经常可见的是生者像聊天似的和亡人说说家长里短,大多都是说好的方面,让亡人安心,家里一切都好。这种情感的寄托以及即使人已不在但仍把他(她)视为活着的一份子关心的殡葬文化如何就使他(她)过于孤独或过于热闹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