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体距
跟欧美文化相比,中国的交际体距可以说是很小了,但在坦桑尼亚,你会发现这里的交际距离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我把它称为“零体距”。这种零体距,表现在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频繁的肢体互动和碰触,且互动的人不仅限于熟人,陌生人(同性间)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勾肩搭背”。
比如说,有次我去一个当地饭店吃饭,但不知道应该坐哪一路公交车,于是我决定先到车站,然后找人问路。没想到刚进车站大门,热情的当地人和售票员们立马就冲了上来,围起我,几乎脸贴着脸地问“朋友你去哪?朋友来坐我的车吧!”。下意识地先后退了一步后,我把目的地告诉了其中一个看起来像售票员的人,紧接着,下一秒他就抓起了我的胳膊,“朋友跟我来!”,完全不顾我的挣扎,几乎是拖着我到了一辆公交车前,一把把我推了上去!惊吓之余我马上向司机确认这是不是去饭店的车,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才完全相信刚刚那个小伙子的“暴力拖拽”是真的在帮助我,真真坦桑版的“霸道总裁”啊!
还有一次刚赴任时,学校司机带我们去他家所在的村庄参观,村里遇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开心地回应了她,并且简单交谈了几句。不料,接下来她开始要东西了——“你的鞋好漂亮,可以给我吗?”“你的帽子可以给我吗?”“你的头发让我摸摸可以吗?”在不堪其扰后,我把国内带过来的头绳送给了她。拿到头绳后的她一边欢呼炫耀,一边奔上来就用胳膊钩上了我的肩膀,我尴尬地笑着,也不好意思马上甩掉她,只能任由这个“疯”女孩拦揽着我走完了接下来的路。
除了肢体上的零距离外,坦桑人的私人空间意识也非常淡,比如推销产品的陌生人会在你开门之后的下一秒“不请自进”直接迈进家门;还有的人甚至连门都不敲,外头喊一声就拧把手推门而入;有的学生也会在不提前告知的情况下,直接带着朋友到我家咨询课程信息。这些都让自以为做足了文化功课的我措手不及,哭笑不得。
开始的时候,猝不及防的我往往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和一连串的“谢谢”加“对不起”婉转拒绝,但后来发现,其实最有效的应对,是首先真诚地表示歉意,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这样的方式让人不舒服,希望下次不要再这样,最后表示感谢对方的理解。通常情况下对方也就善解人意地停下来,并不会再来打扰我这个外国人了。
自来熟
如果说坦桑社交文化中的“零体距”是物理距离的话,那坦桑人社交的心理距离就可以用“自来熟”来形容了。这从他们的称谓系统上就可以窥见一隅——他们用跟传统中国文化几乎相同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等家庭称谓来称呼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因此大家在心理上就成为了一家人,正所谓“同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做起事情来就当然没有了你我之分。不同的是,中国的开放和快速国际化进程使现代中国人越来越独立,不必再依靠关系网络来助力生活,但坦桑尼亚还停留在这一阶段。
因此,作为生活在坦桑的外国人,我常常会收到学生和当地人的“短信轰炸”,短信内容包括无尽的无主题式的问好,询问生活情况,表达关切(最典型的如“我想你“”我很想你”)等。无论去到哪里,当地人也都会凑上来询问从“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国人?”到“你在哪工作?”“有没有男朋友?”等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如果碰到他们正在吃饭,那你一定会得到一句热情的“Karibu(欢迎)”,来邀请你品尝他的食物。这个邀绝对不是客气和套路,所以作为礼貌的回应,一般你应该取一点真的尝一尝,或者微笑说“谢谢,但是我刚吃过,真的吃不下了,谢谢!”。
对于请求他人帮助,他们也是“毫不吝啬”,我遇到过无数学生请求帮忙从中国代购手机、电脑,甚至在国内休假时也收到一个学生的信息,希望我帮忙照顾他刚到中国的某个表妹,啊,呜呼哀哉,当时真的好想对他咆哮一声“臣妾做不到啊”!
说到请求帮助,我遇到的另一大主题就是“借钱”——去吃过一次饭的披萨店老板会因为饭店快倒闭了跟你借钱,外卖送餐员帮他没钱交房租的妹妹跟你借钱,公交车上坐在旁边的陌生人会低声央求你帮付车费,等等。
但其实作为“一家人”,帮助自然是相互的。遇到困难时的我,已经有数不清多少次被善良热情的坦桑人施以援手,最后顺利解决了问题。有一次,我们的志愿者王国森告诉我,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非常喜欢中国人的老人,在临下车时居然主动帮他付了车费,让他对“非洲人经常要钱”的印象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