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唠叨的孩子,不愿意思考!
日常生活中你对孩子的唠叨,不是在给孩子提供帮助,而是无形当中给孩子设置了障碍。
解决方案:倾听和非语言信号,让孩子从被动变得主动
有两个重要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一、倾听
倾听最重要的作用是: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
有效倾听孩子的方法是:看着孩子(眼神温柔、专注)+微笑点头(不打断或者说教、命令孩子)+适当的启发式提问(还有吗?为什么呢?可以再多说一点吗?)
二、非语言信号
非语言信号是什么呢?是指完全抛开语言的作用,但是又能让对方准确收到我们的意思的一种沟通方式。
非语言信号的使用模式是:提前告知约定(要提前一些时间来提醒孩子)+使用非语言信号(用肢体语言、表情或暗号来表达)
除此之外,还有抚摸、拥抱、亲吻、点头、微笑等。
下面这些非语言方式,是我们和孩子亲子交流中经常会用到的,你也可以把这些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功效记下来:
1.抚摸。满足孩子渴求关注的心理需求。
2.拥抱。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和温暖。
3.亲吻。让孩子感受到你开心和快乐。
4.握手。传递你坚定的力量。
5.点头。传递认可和鼓励。
6.微笑。传递默许和包容。
7.眼神。表明你是默许、支持,或者反对。
8.表情。传递你内在的态度。
父母用嘴巴告诉孩子的经验,即使再正确,孩子如果不听,也只是父母自己的经验,对孩子来说,是无效经验。
而孩子通过自己体验、总结得来的经验,虽然会走一些弯路,甚至浪费很多时间,但这是孩子的经验,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