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点故事“味儿”
没有冲突等于没有故事,最存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
冲突是故事的“灵魂”,《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就是关于大家比较熟悉的刘备刘皇叔的故事。他身为汉室宗亲,想要在当时的乱世做出一番事业,但是,他却遇到了一系列“冲突”。
首先是没有帮手,其次是得不到重用,再后来没有地盘,最后三分天下时又难以统一全国。
那么,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冲突?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有目标。如果刘备这样想——我就老老实实做一个普通老百姓——那还会有这些冲突吗?自然不会有。
那么,这就说到了好故事的第一个要点,所谓冲突,就是“目标”与“阻碍”造成的。
我们也可以想想自己,我们为什么奋斗?因为我们都有梦想,都有目标,但是阻碍却是巨大的,比如没有项目,比如没有启动资金,比如得不到领导重用,比如自己的技能有限……这些就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企业家在写自己故事的时候,会那么吸引人。
所以,在写自己故事的时候,不妨制造点冲突。
行动是故事的“主干”。在《三国演义》中,有太多太多的事件了,我们可以张口就来的,比如:借东风、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等等。或许这些事件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存在,但却成脍炙人口的好故事。(罗贯中也是成功的改变了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观点)
这里还是用刘备来做介绍。
在刘备遇到了那些阻碍后,又发生了什么?
没有帮手,他就招募,有偶然遇到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也有亲自请来的(诸葛亮等);
得不到重用,他就辞去职位,和自己的好兄弟一起打拼;
没有地盘,他就听从谋士们的建议,攻取汉中;
天下三分后难以统一全国,他也从未停止伐魏的脚步。
这些是什么?是行动。正是因为有了冲突,有了行动,才有了事件。
所以说,在一个好的故事中,事件是需要“冲突”和“行动”的。如果只有冲突没有行动,那就只能一直停留在冲突中。就像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改变这种迷茫呢?唯有行动起来,而这种改变,就成了我们人生中或大或小的事件。那,如果没有冲突,只有行动呢?那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
结局是故事的“精髓”。任何一个好故事都是有结局的,就像我们看电影,如果一个电影没有结局,那么你可能会觉得电影还会有续拍。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系列电影会那么地让我们期待。
记得我前段时间看《指环王》,总共三部,每一部都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长,但我却花了三天就看完了。这是因为我对这个故事过程以及结局的期待。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结局是悲惨的,五虎上将接连死去,刘备也死去,最后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亲自带兵讨伐魏国,以期光复汉室,当然了,最终还是病死了,蜀国最终也灭亡了。
虽说我们都期待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我们想想,如果所有的故事都是好结局,那么我们还会钟情于故事吗?自然不会,因为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猜到了结局,那这故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正是因为结局的不确定性,故事才值得期待。越是想不到的结局,越吸引人。
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个好的故事是需要具备四点:冲突、事件、高潮、结局。我们也可以对其拆解一下:目标+阻碍(冲突)、冲突+行动(事件)、事件+努力克服(高潮)、最后是结局。这一系列,就串联一个完整的故事。
现在,我们用刘备的故事,来完整的串联一下:刘备的目标是光复汉室,统一全国,但他遇到了重重阻碍,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但刘备却没有因此放弃,而是行动起来,招募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然后努力克服重重阻碍,取得了汉中,形成三足鼎立,但最终的结局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请你花十分钟构思一个故事,请注意,你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可以拿自己最拿手的记叙文来写,也可以自己凭空捏造一个故事,但是你只有十分钟的时间。
现在,十分钟到了,你写了什么东西出来,这个故事有最主要的冲突,行动和结局三个阶段吗?
就拿一个最经典的案例来说,勇士救公主的故事。公主被恶龙抓走,这是冲突,勇士前往恶龙栖息地去寻找公主,这是行动,最终的结局是公主嫁给勇士,皆大欢喜。
你可以参考上面的例子,来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完成这样的练习,这个小练习的仅仅是告诉你:十分钟就可以制造出一个故事,再不济也可以制造出故事的大纲,根据冲突,行动和结局三个要素,我们完全可以完成一个故事的制作。怎么样,是不是有很大的成就感?如果你在十分钟内没有制造出这样的故事,请多看看上文的介绍,并且努力地多次完成这个练习题,完成的时候会给你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麻辣故事之中,少不了许多的配料,包括花椒,八角等,当然了,这里的配料不是指真正的花椒和八角,花椒能够让你的故事更加麻辣,而八角能够让你的故事更加的香辛。
“花椒”指的就是各个小冲突,和解的过程和成长的历程。我还是拿公主和勇士的故事来说,其中伟大的勇士屠龙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说他与他坐骑之间的冲突,到后来又与坐骑和好,然后斩杀恶龙,这之间勇士明白了一个人打不过巨龙,只能够去寻找坐骑以寻求原谅,而这些麻辣的小配料,无疑让作品的耐看性更加地好了。最重要的是,你不可能不要求作品的长度吧,作品的长度要适当,就要加入一些情节,而这些小配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了。
“八角”指的就是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前文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便不再赘述,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对于人物描写的时候,不要千篇一律,不然会出现各个主角的特质都差不多的错觉。这一点需要打磨,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立下“人设”。这样子的话每个人最初的样子都会有所不同,到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的对于其的感知都有所不同了。
麻辣的配料,需要我们仔细去挑选,有些糟粕有些精华,我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菜式来调整,不然的话怪之又怪,不得要领,只能够变成平庸的故事了。
除了冲突、行动、结局,还有两个基本要素:情感和展示。
情节变的越是糟糕,故事就越是精彩。故事的定式是渴望、障碍、行动、渴望障碍、行动反复再三,于是情况变的越来越糟,一直持续到故事的结尾。
到这里,我还没有写关于非虚构文学和虚构文学的区别以及虚构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一一列举出来。
首先谈谈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的区别:虚构文学,凭想象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
非虚构文学: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称之为非虚构文学.非虚构文学创作,与中国的"纪实文学"相似.但是,二者也有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并提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当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这里的非虚构文学创作,有一种”独立写作”的要素。
那么虚构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前者包含后者,网络文学大都是凭借想象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比如说玄幻门类,武侠门类,奇幻门类和科幻门类等等。
可以说,非虚构文学,其中也包含了我所说的半虚构文学,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一个写作,它十分的贴近人的生活,只不过我将其也划分为虚构类文学的原因在于,它也需要对生活进行美化和丑化,不可能完全还原到作者原本的世界,所以我说这也算是虚构类文学的一种,当然了,这也是见仁见智的。
为什么我说虚构文学是肮脏的游戏呢?因为本身它就是一种想象而已,并没有什么与现实相勾连的地方,要说有,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虚构文学可以根据现实的世界,去进行改造,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呈现这样一个世界,比如说武侠的世界,在法制世界中什么杀人偿命,喋血街头的场面出现了,也不被人认同,而在武侠的世界里,对这一准则仿佛是已经都认同了一般,大家对它都已经十分的支持,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在里面,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在里面,我们可以发泄欲望,在里面,我们无所不能。
换了一个角度去看世界,原来世界是这样子的,那么虚构文学对于现实世界就是一种摧残,一种毁灭,我们要做的就是挽回这样的一种局面,毕竟这种游戏肮脏而且不被人所接受,有些人甚至因为阅读了某些极端的书籍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在尽情的书写你的文章的时候,请记住,要有逻辑,不要太过偏离自己的现实社会,不要因为虚拟文学是肮脏的游戏而“肆意妄为”。
虚拟文学是肮脏的游戏,意味着你要呈现血淋淋的世界,暴露出鲜活的人性,如果仅仅是描写现实社会那就不太应该了,但也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放肆地写作,这其中的平衡点,要把握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