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完了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视剧《漂白》。剧中,冷酷凶残的主犯邓立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带领的杀人团伙行事狡猾,手段狠辣,多次在警方的追捕中逃脱,甚至漂白了身份,隐藏在普通百姓之中。
然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在警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起凶案最终成功告破。这群曾经逍遥法外的恶狼,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让我思考:为什么跨越14年的陈年旧案能被侦破呢?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13起重大命案侦破情况的分析,我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技术的力量:破案的关键
技术的进步是破案的关键。以白银市连环杀人案为例,从首起案件发生到最终破案,时间跨度长达28年。
这个案子的破案关键是1988年案发现场留有清晰指纹。2016年,甘肃省公安厅将历年采集的23万枚指纹、10余万份血样入库,利用DNA-Y技术(即男性Y染色体DNA检验技术)对犯罪嫌疑人DNA进行家系排查,最终将凶手高承勇抓获。
类似的技术还包括基因族谱学和大数据分析。美国“金州杀手”案和河南郑州“2001・9・25”杀人案的侦破,都离不开这些技术的支持。
在未来,技术将成为破案的有力武器。例如,利用AI预测犯罪高发区域和时间,从模糊的监控画面中清晰还原嫌疑人的面部特征等。
二、传统与现代手段的结合:相辅相成的力量
传统与现代手段的结合,是破案的另一关键。以贵州“凯里两案”为例,包括1998年凯里市派出所副所长被杀抢枪案,以及同年中国银行凯里支行行长一家灭门案。当年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到4枚指纹,但在之后18年的时间里,案件侦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转机发生在2016年,当时纪委查案带走凯里市一个干部黄某,其指纹与“凯里两案”案发现场提取的指纹高度吻合。在锁定黄某后,警方回归到传统的调查走访、深挖线索等侦查手段,最终成功抓获黄某和潘某。
这个案件的侦破过程,既有传统侦查手段的线索收集、方向判断,又有现代科技手段的精准锁定,两者相辅相成,彰显出传统与现代手段结合在刑侦工作中的强大力量。
三、长期坚持不懈的追踪:耐心与毅力的胜利
长期坚持不懈的追踪,是破案的第三大关键。以美国“金州杀手”案为例,1976年6月,“金州杀手”迪安杰洛犯下了他的第一起强暴案,此后他的足迹遍及加州多县,累计犯下12起谋杀案、至少50宗性侵案和120宗入室盗窃案。
在后续漫长的调查过程中,警方一直没有找到关键线索,也未能抓获或确认嫌疑人。
直到2017年,遗传家谱学家雷凡特加入追踪行列,她提出将凶手留在犯罪现场的DNA放到DNA数据档案的网站做对比。经过大量筛选和对比,2018年4月25日,迪安杰洛被捕,这起跨度长达40多年的悬案终于画上句号。
四、日常生活的启示:遵守规则,小心行事
在《归案:23年悬案侦破笔记》一书中,主犯王猛对同伙的要求是:
每个人都必须谨小慎微,夹起尾巴做人,不管是店铺营业期间,还是下班回家后,都不许跟任何人发生争斗,甚至要避免发生任何交通事故,这表面上看着是和气生财,其实是不给当地警察一点儿机会,以免留下个人的相貌、指纹、DNA等信息。
这从侧面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与他人和谐相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小心行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
最后的结语
技术的进步、传统与现代手段的结合、长期坚持不懈的追踪,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破案的关键。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遵守规则、小心行事,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