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的重要时刻,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明确提出,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奋力开创陕西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一观点为陕西人大工作的前行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引。
全过程人民民主,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的理念。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其正逐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省人大常委会围绕31 部法律法规草案,广泛征集来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 1527 条意见建议这一举措便能看出,陕西致力于将人民的声音融入到立法的各个环节。这些基层立法联系点,如同民意的 “直通车”,把普通百姓的想法、诉求直接传递到立法机关,真正实现了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通过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家站共建互融,范围拓展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高校、社区、律所等多元主体,使得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机会被倾听、被重视。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更让民众切实感受到自己参与到了地方治理的顶层设计之中,增强了民众对法治建设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人大监督工作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领域。陕西人大常委会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众关切的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通过听取和审议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医疗保障工作等专项报告,以及对社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情况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推动将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 等新业态群体纳入工伤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法一条例”、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监察、司法监督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印发《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与省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衔接办法》,推动形成更为完善的法律监督工作体系,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系列监督举措,充分体现了人大监督工作以人民群众的关切为着力点,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人大代表作为联系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关的重要桥梁,其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在陕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发挥作用,持续深化“两个联系”,开展 “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 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质效。延安市宝塔区的 “民情五步工作法”、咸阳市的 “四常工作法”、商洛市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汉中市汉台区的街道居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以及安康市实现的市县镇三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等,都是陕西各地在推动人大代表更好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创新实践。这些实践让人大代表更深入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真正为群众解决 “关键小事” 和 “民生大事”,使得人民当家作主在基层治理中得以生动体现。
赵一德书记强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陕西人大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未来,陕西人大应继续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民主渠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三秦大地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实的民主法治保障。相信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陕西人大工作必将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陕西的发展也将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