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 托尔斯泰 教学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读了好多遍,最终承认自己的愚笨,不知如何下手。

又读了罗曼.罗兰的《列夫.托尔斯泰传》。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我认为是个悲剧,悲剧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睛。他看透了沙皇的专政,腐朽;看透了自身阶级的堕落,腐化;看透了人性的阴暗,伪装。在外受到政府的敌视,在家遭到妻子儿女的反对。这让他注定是一个孤独的旅者。

当然,我不喜欢他。因为我觉得他把家庭搞得一团糟。虽然他的思想完全站在农奴的立场,但他同时又身处地主庄园的生活,他心里产生巨大的矛盾。当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的时候,却处处要求别人做到。说白了,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那就让我们的课堂从犀利开始吧。

“犀利”,其实很抽象,但是作者把它写得很形象。可以把这些句子抽出来: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做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

@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学生反复读,体会其妙处。

写作手法:用比喻修辞把抽象的写成形象具体的。

练笔:

以“这是一双温柔的眼睛”为开头,用比喻修辞写一段话,不低于100字。

这双犀利的眼睛是情感丰富的:

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练笔:

以“这是一双多情的眼睛”为开头,写一段话,不低于100字。

这样一双犀利又情感丰富的眼睛的主人又着这样的外貌:

练笔:

模仿第一第二段,用比喻修辞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师:这样的外貌,这样的眼睛,他的人生幸不幸福呢?

理解:"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可以提示学生结合“犀利”一词来发现。

外貌描写中与“犀利”相照应的句子来理解即可,不做深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19世纪俄罗斯作家中,恐怕没有人像托尔斯泰这样,对一切神迹抱着怀疑和轻蔑的态度,却又终生渴望听到神的声音。 如果...
    书拉密_张鹤阅读 2,476评论 0 7
  • 【微写作2】陌生的人,匆匆一瞥;熟悉的人,常常凝视;至亲的人,铭记于心……他们的面容,或模糊,或清晰,都因为鲜明的...
    简约语文阅读 4,561评论 1 13
  • 练了一个半小时 A,G大调的正方向音阶,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琶音 四小天鹅,绿袖子,魔笛变奏曲,小奏鸣曲,牧童的歌...
    i_orange阅读 166评论 0 0
  • 我佩服那些改变不了环境就走人的人。人们常说,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啊。可是为什么呢?我原本的样子存在了几十年,有人...
    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阅读 123评论 0 0
  • 把自己的快乐建设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居然还玩得如此尽兴
    诗意灿烂阅读 2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