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烟台的初次见面,是在飞机上。
飞机穿过柳絮般雪白的云层,像一双手,轻轻揭开了烟台的面纱。贴着一块小小的玻璃向外望去,格子一样的各种绿拼接出一方土地,然而又不是绝对的平原,有芝麻大的房屋和微微隆起的小山星星点点。烟台是三面环海的,海蓝得像一块宝石,靠近沙岸处却又带着隐隐的绿色,这是一片画家没有的海,这是一种调色板没有的蓝。
烟台临海,最多的自然就是海鲜了,落地后的第一顿晚饭自然要吃海鲜,妈妈的朋友带我们去了烟台大学里的一家饭店。餐桌上琳琅满目:鲍鱼淋上了琥珀色的酱汁,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诱人;海鲈鱼悠闲地躺在盘中,点缀上了香菜与葱姜;原汁原味的生蚝扇贝与醋的碰撞令人赞不绝口;海肠和一段段的葱段爆炒,脆爽可口,唇间还有点点辣香……我最喜欢的是白灼基围虾,翠绿的生菜衬着红白相间的虾,颜色明快诱人,剥开虾壳,沾上酱汁咬一口,虾的鲜嫩和酱醋的微酸便会在你的味蕾中绽放。
烟台最美的地方就是养马岛,养马岛最美的就是蔚蓝清澈的大海与幽静的海滩,海滩也有两种:沙滩和石滩,我们第一次去的是沙滩。脱了鞋,光脚走在沙滩上,细软的沙带着微热,就像在温温的毯子上行走。海浪拍打着沙岸,水是那么清,可以看见底下的贝壳,水又是那么蓝,像一双蔚蓝的眼睛。我最喜欢跳海浪,在浪卷向沙滩时双脚跳起,躲过浪头后又小心翼翼地落下,要是太用力,就会溅起一身水花,那时你会听见海的笑声。
离开那一天的上午,我们又去了养马岛的石滩。那里遍布着各种礁石,都有许多牡蛎壳,水底还有波螺和小寄居蟹。波螺慢悠悠的,很好抓,我还抓到几只黑底白点的,十分“时髦”。相比之下,寄居蟹就要难抓的多,它不仅警觉,而且跑得快,往往才伸手就已经没影儿了,我只好采用“潜伏法”在较远的水面伸手,然后再慢慢靠近……水底也是个“小城市”:墨绿色的海草随着微波摆动,半透明的水母静静地漂流,几条小鱼在石缝间聊天,偶尔钻出一只螃蟹,又急忙挥着钳子躲回去了。有时我们就坐在礁石上,看船只在海面行驶,看海鸥在天空飞翔。烟台的海蓝得像送别的歌谣。
飞机在缓缓起飞,夜晚的烟台灯光星星点点,飞机也披上了一层星光,烟台,你好;烟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