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
【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
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I
WHAT
有效的劝导是将负面暗示变为正面暗示,从改变提问方向,以“为什么我做不到”转为“我怎么才能做到”,转变思维方向,会产生不同的动力。
WHY
当我们提问或者自问,为什么做不到就等于让自己找做不到的原因和理由,客观的、主观的理由找多了,会形成确实做不到的思维引导,这是消极暗示。而转个角度,以“怎么才能做到”则会激发潜意识去寻找如何办到的方法、路径,找到解决办法,是积极的暗示。
HOW
1.认清自我检讨与自我激励的差距
从找问题转变成找方法。
2.转变问句结构
将“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我不能”改变成“为什么我想要”“为什么我才能”
A1
孩子考试不理想,我总是想问:为什么做不到。虽然没有直接问出来,但在言语间难免留露几分意思。
如果换成:怎么才能做到的思维方式,就会帮助孩子找原因,找弥补和改进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怨孩子。
A2
目标
改变家务中的家人关系
应用
周末的家务活,不再对老公说:你怎么就不能像**那样,多做点事儿。
而是说:老公,这周末我约了朋友要在外面吃饭,孩子和你在家咋办呢?
老公:可以外卖
我:可是最近曝光外卖卫生情况不乐观啊?我担心你和孩子健康啊
老公:那自己随便做点儿?
我:哇,不错哦,卫生又健康,老公你打算怎么做呢?
老公:两菜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