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一是开学的第一天。
按照惯例,我送两个小孩儿去上学,到了校门口,那位年前不喜欢跟我合影的小同学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很焦虑,孩子们在长大,青春期也快到来,而我似乎并没有准备好。
我焦虑的不是学习,也不是各种兴趣的培养。
因为,我做不到的事,催她们做到,那岂不是很厚颜无耻?因为当年我跟她们同龄的时候,我不比现在的她们做得好。
所以当她们钢琴学的不咋地的时候,我自我心理安慰了下,因为我也没做到。
还好,这两位小同志在书法上还是有点进步的,比现在的我都强很多。我为了回避写字,打字很溜。但是,给我张白纸,我却连个欠条都写不顺畅,只有给我个键盘和显示器,才能顺畅的表达。
上上一代人解决的是生存,上一代人解决的是自我独立,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巨变,开始焦虑下一代在正常的教育结束之后,是否坦然的面对一个巨变的时代?是否解决未来未知的挑战?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在社会这个阶梯上再上一层?
这事儿,自己琢磨不明白,就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年前看了一本书,《教养的迷思》,陪孩子这么多年,很多疑惑,在这本书里解了很多。这本书美国的,98年出版。00年有了繁体中文,15年有了简体中文。我今年刚刚看到,因为一个叫何帆的人推荐。
本以为这本书讲的是如何更好的教养孩子。其实并不是。这本书很像一本比较厚的学术论文。并没有什么方法教你怎么成功的教好一个孩子。通篇看下来,就一个主题:
家庭教养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举个身边的例子:某同事的孩子总是被被人挂在嘴边,因为总是在主动学习,家长基本不用管。每被提起,总羡慕这个家长有这样的孩子太省心了。后来发现,这个家长的兄弟姊妹的孩子,也是好学上进的。这些后辈们凑在一起,谈论的不是怎么玩好,而是怎么学好。
最近,教育部发文严查学校老师的有偿培训。各地也掀起检查高潮。有些家长拍手叫好,媒体喉舌也是表扬一片。似乎为了教育公平,这件事必须做。实际呢?
我妈曾经在一个课外辅导学校做管理。我们曾经聊过这样一个现实:在乡镇这一级,大部分家长是不懂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要么因为太忙,要么认知水平不够。孩子放学后怎么管,他们基本没招。
但是,他们有个办法,让孩子上辅导班。
初衷是好的,上个辅导班,提高提高成绩,这也是绝大多数辅导班的宣传策略,尤其是那些聘请学校老师来做课外辅导老师的辅导班。这也是教育部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某些学校的老师上课不好好教,放学收了钱却教的不错。这个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改天我打算单独聊聊,今天,只谈孩子的事儿。
如果孩子不上课外辅导班,家长又没有办法管,孩子就会流失到街头去玩。小学还好些,无非是调皮捣蛋。当孩子上了初中,可就不是调皮捣蛋了。但凡从初中过来的人,都知道不好好学习的初中孩子破坏力有多大。而课外辅导班,表面上是在辅导课程,其实,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没有更多教育资源的孩子,不会过早的沾染上不好的社会习气,就算学不了多少,起码不会退步甚至是退学。
也许大城市的孩子们家长资源多,就算没有课外辅导,家长也能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来让孩子有多元的学习方式。可对于乡镇的孩子,这种打着减负旗号的一刀禁措施,带来的不一定是好的结果。
这个例子,很像美国的KIPP学校。很多贫民区的孩子如果上了公立学校,按照标准的美国教育模式,作业少课程松,放学之后基本是要被黑帮招成小弟的。而KIPP项目的学校,就是通过提前上学时间,拖后放学时间,增加作业量,上课洗脑式加强孩子的学习意识,让孩子没有时间流落街头。反而拯救了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起码,让他们上了大学,有个大学文凭能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在英国,在以前,社会精英家庭的孩子出生后父母基本是不管的,而是由仆人和家庭教师带大和教育。这并不影响这些孩子继续成为精英并传承家族。即便是现在,像伊顿中学这类培养精英学校依然是寄宿制的,在那上学的孩子们很小就要离开父母去上学。
看完这些例子,似乎家庭教养不如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大。
现在流传这一个观点,没有好家长,孩子就不会有好的成长环境。如果孩子成长的不行,那就是家长的原因。简单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但是上面的这些例子貌似与这些观点关联不大。
从另一个角度想,也许有一个优秀的家长,才会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明显政治不正确的观点似乎不太合适。
作者又抛出了一个理论:
孩子不是在努力成为一个大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成功孩子。
不论单亲还是双亲,亲生还是收养,走读还是寄宿,老大还是老小,管的严厉还是管的宽松,都遵从这个规律。
根据这一原则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青春叛逆,也许能明白大半。
现在,我家里那俩小孩已经开始有了叛逆的苗头,验证作者理论的时机快到了。
看完《教养的迷思》,我觉得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提前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然后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在悬崖边的麦田里,把所有不小心越界的孩子薅回去。让他们在里面的麦田里,尽情的玩耍,互相学习,慢慢成长。
大人的管教,只是在家里起作用,一旦出了家门,就是孩子们自己互相影响了。
每个小孩的的性格各不相同,他们在孩子世界里的位置也不同,孩子的世界给孩子们的影响,也许比我们家长影响的更深。
问题是:我们父母应该做什么?
还有本书叫《为孩子重塑教育》
《教养的迷思》提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为孩子重塑教育》,则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积极的为孩子的教育模式的进化主动做出改变。
这本书副标题是:更有可能成功之路。
其实,学过经济学和概率论的人都知道,没什么更有可能成功之路,如果有,早就有一堆人把这条路挤得变成不大可能成功的路。
作者借这本书批判现如今的美国教育,入骨而不留情面,以至于让我觉得他其实说的是中国教育。
回到中国,也许是我所处的位置的原因,我很少见到特别优秀的人,起码我见到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都有这样的小缺陷:
“我们常常会遇到在沟通上有困难的年轻人,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诧。沟通主要是指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当众演说能力。很多年轻人说不明白、讲不具体,让人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更无法带动人们的能量和激情。他们无法高效的与人沟通自己的想法。你向领导汇报,如果最初的60秒没把话说明白,领导问你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让我记住什么事”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戴尔全球人才管理部副总裁迈克·萨默斯(Mike Summers)
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我毕业那会,表达能力也是很一般的。现在只是比以前进步了一点点,至于写作,哈哈,我为什么要写今天这篇看起来很水的文字?因为该训练的时候没有训练,现在得恶补。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工业时代的教育模式已经过时了,我们应该改变,让教育更适应未来。
什么是工业时代的教育?
1893年,十人委员会确立现代教育制度,教育从业者和工业企业家的教育目标:培养年轻人从事制造业工作,将重点放在例行任务、失误最小化和抑制创意上。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目标是完全适用的。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低水平认知技能,培训他们迅速、不出错地执行重复性任务,扼杀所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萌芽。
这种教育模式基本上贯穿整个20世纪。美国,前苏联,中国的各种成就,都是建立在这种教育模式基础上的。包括现在的中国,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队伍,都来自于这种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过时了吗?
换我说,一半一半。
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教育的目标,是唤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目标感,教会他们掌握职业发展和实践公民责任所需要的关键技能,激励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创造更好的世界。
落实到可执行层面,书中提出教育应当培养七大生存技能: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写作能力和以身作则的意识
·敏捷性和适应性
·积极性和创业精神
·有效的口头、书面和多媒体表达能力
·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好奇心和想象力
其实,这七个技能就算放在以前,也是很必要的。
但凡做出点成就的人,在做出那些成就的过程中,都是积极主动的去做,而不是被动的被引导。
就算是小朋友,也是喜欢的东西学的快。因为喜欢,所以有主动性。
把那七个核心技能,简化下,其实就是三个技能:能写,会算,敢判断。
这三点不是我说的,是赵鼎新说的。社会学界有三大牛人,他是其中之一。
赵教授认为,现在培养孩子将来怎么会工作都没用,无论你教给他怎样的知识,将来都会过时。能写,会算,敢判断,才是最根本的。
什么叫会写?通指一切表达,包括写作、包括演讲。用说的方式、用写的方式,有效传达信息和价值观,协同更多的人在你所主导的协作网络中,或者成功参与到别人主导的协作网络。
再说会算。算不是特指数学,而是你面对任何处境,都有一份算计,就是统筹安排。面对一个情况,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搞定谁,后搞定谁,怎么样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叫算,就是面对复杂情况的统筹能力。
第三条是敢判断。就是你的道德感特别强,请注意,在这儿不是洒狗血说大家应该讲道德。道德就是你在判断的时候不废话,特别容易作出判断。举个栗子:大学毕业,投了一堆简历。有个公司来了个offer,感觉不错,跟这公司说好了准备入职。结果心仪的公司也来了offer,这时候是应该违约去心仪的公司,还是兑现自己答应的事儿?
赵教授提了个建议:这只是第一份工作,将来肯定会换,这是你成长的过程。你觉得好的,不一定好。你觉得一般的,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时候,就得有个道德判断,君子言而有信。
上面这些道理,似乎学校从来不教。就像我做excel表格,学校从来没教过,现在却是我谋生的手艺之一。
看完《重塑》这本书,发现作者一直在批判教育与实际应用脱节,批判教育理念一直被官僚把持,批判教育只是让孩子掌握了一些知识的零件却不知道怎么组装成产品。作者认为从学校开始,就应该教给孩子怎么组装和真正的应用知识,也说出了他理想中的方法,而且美国也有一些学校在这么做。
现实是,这些方法的实现,社会成本太高了。
看过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做过一个六集的节目《世界的孩子》,考察了几所美国的知名高中。那几所高中的确在实践着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但是依然摆脱不了美国标准教育要求的约束。而且,它们基本都是私立学校,意味着学费高昂。
家里这俩小朋友所上小学,是个标准的公办学校,从这所学校传递出来的信息来看,中国的基层教育政策一直立足于公平,而且,与美国教育体系的让每个人上大学的理念很相似,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这种政策的优点是避免社会分化过大,缺点是不适合拔尖。当然,拔尖不是小学教育的目的。作为小学生,也不适合采取拔尖的策略来施教。通过孩子老师传递出来的信息,中国教育的政策方向,也在向学以致用转化,也越来越有通识教育的倾向。想法很好,只是大国有大国的难处,想调头,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不过,一些站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已经注意到这点,她们有意或无意使用的一些教育模式,暗合了培养未来人才的一些要求。
比如我有个孩子的班主任坚持了一个我爱说说的项目,就是让孩子在家录制做某件事的过程并表述出来。一开始我们家的小孩做起来是有些难度的,我想大部分孩子做起来也是有难度的。因为要克服害羞,要学会表达。对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个挑战,要学会设计脚本和剪辑视频。
但是,这个活动一旦坚持下去,把课本学到的知识的零件,通过说说这种形式组装起来。这对训练孩子如何有效表达是很有帮助的。
有效表达,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社会群体,都是一个必备技能。
《迷思》和《重塑》,一本书说只需静待花开,一本书说要主动解决。个人感觉,更应该两条腿走路。
作为家长,坚持自我进化,不断地吸收消化新的教育认知,对社会的发展看的更远更广阔一点,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待孩子当下的教育,理解当下教育改革的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持续优化孩子的教育环境,配合老师引导或者影响孩子对学习有正确认知,我们就不必对孩子的未来有过多的焦虑。
当周围大部分家长都能认同这种观点,首先成为一科学的积极的解决教育问题的社群,孩子们将会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互相影响,慢慢成长,组团发展,要比让孩子单打独斗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