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三下乡工作汇报时,万小影院长一句“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让会议室瞬间从严肃变得温暖。践行团成员谈及克服住宿不便、协调活动场地的经历,没有抱怨只有 “我们一起想办法” 的笃定,这或许就是 “扎根基层” 最生动的注脚。
刘勤嘉老师的汇报勾勒出实践的全貌:红星村红色走读时,老党员含泪讲述的革命故事;塘里村白茶基地里,茶农算起收入账时眼角的笑纹;青湖社区手工课上,孩子们沾满黏土的小手…… 这些细节拼凑出三下乡的意义 —— 不是完成任务清单,而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需求。
孙瑛部长强调“安全是底线,需求是方向” 时,我忽然理解:学院领导的视察不是检查,而是为青春护航。当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从口号变成支教课堂上的互动、调研问卷上的笔迹,我们终于读懂 “担当” 二字的分量。这场汇报教会我的,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