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本简介
1928年,伍尔芙受邀到剑桥大学做了两次“妇女与小说”的演讲,《一间自己的房间》就是这两次演讲的总结。这是一篇随意识流动,且不乏庞杂论据的演讲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写伍尔芙因为性别被名校拒绝参观,点出观点,“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十九至二十世纪以来,女性都没有独立的房间,她们被迫挤在一起,在繁杂的家务中度日,社会极少有女性的工作,生活在贫穷底线,这一切都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造成的。第二章转入大英博物馆,伍尔芙在以往的经典中寻找女性不公的原因,却是铩羽而归;第三章构想发生在夜晚的私人书房,从历史学家叙述出发,展示女性长期的缺席,并虚构一个“莎士比亚妹妹”,合理推断其由于性别带来的悲惨命运;第四章从十八世纪出身贵族世家的女诗人、女作家出发,强调女性作家不仅经济要独立,还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第五章目光投向当代作家,推断女性创作之广,提出简 奥斯汀开创的女性视觉,女性创作时代;第六章是总结性的,强调了物质对于创作力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物质给予的心智自由激发创作。
二:正文
纵观整个中国男女贫困比例,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同一所学院毕业的女性比男性普遍贫困,而且这不是只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正如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写到在欧美高层基本都是男性。日本纪录片NHK“日本女性的贫困”中大量为了生活不得去做妓女的贫穷女性。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芙中心就在强调女性贫困所带给女性心智的压迫,一间房间就是物质的代表以及心智自由的代表,女性的创作是女性拥有自己思想的外在表现。
十九世纪我们对女性贫穷无可指摘女性过多,因为当时社会根本没有几个给女性做的工作,女性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也很小。然而到了21世纪,在这个崇尚男女平等,男女接受共同教育,甚至女性在教育上成绩普遍更好,女性可以自由参与社会工作的背景下女性仍然摆脱不了贫困?
在我看来,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教育、思维出现偏差,尤其是女性对独立自我的不够认知。过去社会带来的女性附属地位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当然做重要的还是社会对男女的现实要求所致。正如我们所见,女性被接受的思想是趁年轻嫁给一个好老公,这是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捷径,现实中我们的确也看到很多女性通过结婚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之后那?好的情况是过上富太太生活,泡在美容院、商场,没钱伸手向老公要,我们可以想象到这种经济上不平等所带来的精神地位的不平等。女性慌慌于老公是否出轨,神经兮兮,进行所谓的打小三,还有睁一只眼闭一只,这样的生活说到底还是和旧社会的依附地位一样。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把握,这种富足随时会随着丈夫的离去而消失,于是她就只能紧紧盯着丈夫,变成丈夫的一条藤,失去自己的开花机会,人生的价值也就消失,因为这样的她根本没法发现自己的价值。真正的思维应该是在年少时努力学习生存技能,在年轻时拼命积攒物质,在探求自己价值中珍惜缘分,这样的她有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更注重于自身的提升,而不是要通过男人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对社会没有创造价值的她们自然而然会贫穷,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然还有一方面男性对于择偶方面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这是源于最原始的性本能。社会对男性有一个硬性要求,必须有钱,必须不断创造社会价值,从男生懂事起,他们就明白自己必须拼命获取社会生存能力,必须掠夺社会财富,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人生,这是唯一的道理。而女性的另一条道路是嫁给已经拥有财富的男性,年轻美貌是女性的价值,然而这种美貌的价值会随着时间而消逝,甚至时间十分短。而男性对财富的获取是一个资本累计过程,不断增加。到后面就变成女性不断贬值,贫困挣扎,男性则不断升值,财富积累。
除了思想,生理上的原因不得不面对。女性是受孕的承受者,一旦怀孕生下孩子,出于母爱天性和社会默许,女性成为了孩子的主要赡养者,这就意味着女性要暂时放下自己,照顾孩子。然而女性在承担母亲的角色时常常出现灾难,我们常常说母爱伟大,但是在这伟大背后是女性对自我的过度牺牲,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很多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把自己的遗憾堆积在孩子身上,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期望孩子来替她实现,时常忘记孩子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人生。孩子不过是借用你的子宫生存,当孩子产下,孩子就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女性的怀胎十月、辛苦拉扯不是控制孩子一生的理由,这是母亲必须有的觉悟。母亲得明白,往后余生,女性还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孩子。孩子荣耀失意都是孩子的,跟你无关。怀孕带孩子不是女性失去自我的借口,你必须面对自己。
21世纪的女性,请你在年少时积攒你的财富、能力,这样的你就能坦然面对生活,拥有自己的房间,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请你在年老时,不失信念,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不被贫困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