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能解决首都的“首堵”问题?

首堵北京是中国第一经济政治中心,人口已经有2170余万,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枢,目前却被一些问题所困扰,“人口太多,交通太堵,雾霾不健康”,首都被称为“首堵”。而日前,交通问题略显突出,单双号限行也在研究中。那么互联网能在交通问题上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北京城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建国后老城建设大都依据老城规划,虽然基本上古建筑已经没了踪影,但是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道路重建。而且城市底下地铁四通八达,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要想解决交通问题,要么从车流量上解决问题,要么从技术端提高车辆的流通速度,从而减少车辆滞留时间,以此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或许互联网+可以完成这一重任。

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智能交通项目,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且结合大数据应用,提前预判重点路段的车流量,及时作出通路方案,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另外,车主根据车流的数据显示选择合理的交通路线,方便出行。

那么,这样一套智能交通系统需要解决那些问题?

1、建立交通道路网,全城市各条道路实施网络车流数据监控

智能交通需要针对基础的车流量数据做出应对的策略,首先,如何才能获取交通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道路的车流量监控系统网。在各个道路口、岔道添置检测设备,及时捕获该路段的行车数量以及车辆数据。

2、根据车流量调整红绿灯

在获取了路段的车流量之后,根据红绿灯所处路段的车流量及时调整红绿灯的时间,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路段交叉口的车流拥堵情况,及时调整行车流量。

3、建立数据模型,实现向下传输

车主在系统之下可以根据交通拥堵情况选择出行路线。这就要做到交通系统数据收集之后形成模型,再通过网络向下传输到车主手里。车主可以实时掌握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从而找到最适合的交通出行路线。

4、网络监管,大量缩短事故处理时间

交通拥堵就容易出现事故,而出现事故之后处理事故就需要时间,而这样又容易造成更大的交通拥堵现象,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死循环。利用智能交通监管交通事故,处理交通时间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事故处理时间,从而打破死循环。

现在一些城市已经着手搭建只能交通系统,并有一定的成效。互联网+智慧交通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1、促进后汽车服务市场的发展

汽车出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置汽车出行成为家庭的必需,而智慧交通的实现将大力促进后期和市场的繁荣。无论是零配件销售,汽车商品以及能源消耗,互联网的插足都大大促进了产品和服务的流通速率,提升消费水平。

车主可以根据车辆行驶数据决定是否购买二手车,不再因为没有车辆行驶记录而担忧。

2、严格执行汽车驾驶员考核制度

车辆多了,驾驶员就多了,而一名好的驾驶员不仅对自身驾驶安全负责,跟要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严格执行驾驶员考核制度,培训处优秀的驾驶员,在真正的开车上路之后才能遵守交规,爱惜生命,从而为交通道路行驶出一份力。

当然智能交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的拥堵问题,他只能是起到疏导的作用,优化交通行驶。而当行驶车辆基数达到一个量级别,疏导和优化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北京首都作为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在资源配置上也要从疏导入手,把制约交通的根本问题源解决了,才能真正缓解恶性交通拥堵状况。

作者:耿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发布了2017年赏花季出行攻略,公布全省大型赏花景点路况及出行指南,方便市民踏青赏花,提醒市民...
    更多资讯阅读 2,532评论 0 0
  • 2017年无人驾驶还处于积极研发和普及期,民用的测试和技术探索也主要在小型汽车方面,各大巨头都将2020年作为一个...
    方弟阅读 12,104评论 1 16
  • 杨逍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人间傲骨英雄气 化为青鸟万家恒 (2010.1.26.19:50完成,用时两天)
    孙然義阅读 916评论 0 0
  • 有人说看不懂我的文章,我觉得大部分是受韩寒的影响,毕竟启蒙来自他 有人说我的文字有股淡淡的忧桑,其实是从四海八荒东...
    韩可爱的李过儿阅读 3,21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