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以及如何建立
一、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 成年之后依然特别依赖父母
2. 特别不能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或者是一种客观的,但是带有批评性质的语言
二、0-6岁建立“安全感”,实际上在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1:我能活下去吗?(0-半岁)
1. 要求我们在最初的几个月,一定要给到他们非常稳定的、及时的物质和生理需求的满足。
2. 让他们知道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睡眠
3. 饿了就会有人去照料他
问题2:我能做我自己吗?(1-3岁)
扔东西,指挥大人去捡的这样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通过自己的权利得到满足,来回答我能做我自己。
问题3:我足够好吗?(3-6岁)
1. 进入幼儿园,看到其他小朋友,会提的问题。这就要求父母和其他教育者,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足够地好。
2. 如何去评价孩子;
3.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让他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空间。
4. 当他这一切都得到满足以后,他就能回答我是足够好的。
三、基于上述问题,父母需要做到2个重要的方面:
1. 无条件的前后一致的爱
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给到孩子的爱不一样(犯错误前和犯错误后不一致),这样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2.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不管孩子出现任何的行为,我们都需要给到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去成长。
四、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1. 和谐的父母关系
如果父母在家里面特别地温暖,很正常的沟通,没有打骂的现象,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美好,也不会让他们受到惊吓。
2. 离开时说明原因
1)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一定要跟孩子说明原因;
2)当孩子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带孩子去看到事情发生的原因。
3)孩子是需要知道原因的,哪怕他再小。
3. 尊重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能够做他自己,能够为自己进行选择,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他们才会有自己非常重要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