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一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昨天阅读了吴军老师一篇文章119封信《再谈递归定理》
在过去的文章里我就已经听过递归这个词,但对它理解不够深刻,重新阅读一遍感悟颇深,原因在于在生活中可以用递归定理逼迫自己。
首先讲一个游戏,很简单只要仔细思考,过不了多久就能破题,发挥自己的大脑,不要给自己设限。
请看题
两个人在玩游戏,甲方数字先报1或2,到乙方后需要在甲方报的数字后选择加1或2,再到甲方,甲方亦如此,如此类推,看谁能先到20为胜者, 请问你作为乙该如何赢呢?
例如甲报了数字1,乙选择加2,则当前数字=3,甲选择加2,则当前数字=5......谁先到达20为胜者
先思考10秒钟...........好,首先像这种问题就要找一下规律,把最终目标20改成10,那么改成10后的需要什么策略才能赢呢?
改成10后,想赢就要抢7,抢到7以后无论对方加1或则加2,自己都能掌控胜利的局面,也就是说谁抢到7谁就能赢,那么想要抢7就要抢4,抢4就要抢1,只要哪一方抢到1,基本上就可以赢了,但前提是他懂得这个规律。接下来再回到目标20,那么一样很简单,想抢20就要抢17,想抢17就要抢14,想抢14,就要抢11,抢11就要抢8,抢8就要抢5,抢5就要抢2,也就是说基本上谁开始先抢到2谁就赢,前提是懂得选择。
有没有发现从一开始,初始的选择基本上就可以决定后面的结局,在生活上亦如此,许多人在执行目标计划时,都会以普遍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去执行,但又很容易放弃,不妨使用一下递归定理逼逼自己,例如月计划时,反着推过来。
假设我的月计划是要写完一本语法书,那么我在25号前就要完成百分之99%的完成量,20号就要完成百分之90%,15号就要完成百分之60%,10号就要完成百分之30%,5号就要完成百分之15%,1号就要完成百分之7.5%..这样是不是很简单多,而且最好要有奖惩机制,不然监督力度不够强。让时间逼迫你去执行。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这原理在学生时代普遍流行,许多学生秉承着不到最后一天不做作业的宗旨,暑期作业,往往前面开头做了一点,到了开学前几天,就开始拼命的做,连玩的时间也抛弃了,为何这么拼命?因为暑期期限马上到了,完成不了可是有扣分等机制的惩罚。

在此补充一点:尽早改掉拖延的习惯。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在现代社会中,真的不要给自己设限,请自己逼一下自己,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