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的恐惧及四种克服它的方法》中有一句:发凡一端,亦最为重要者,是得知道生命是一而且是不死的。生命不死,躯体只是一个展现生命的方式,如同一个杯子,通过它你看到水。或者说灵魂一直存在,不过此生依附在你身上。现在已知的物质最小结构是夸克,我们看不见夸克,我们看不见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我们都是由夸克组成的,我们活着的时候是由它组成,我们死了,也一样是由它组成,或者说整个世界都是夸克为了表现自己而形成了各种各样我们以为的世像。这样想会觉得所有都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有浓浓的虚无感,无生无死,你所做的只是驻足于变化。所有的生物体都会经历从新鲜到腐烂,而所有都只是变化的不同环节。但我们会恐惧衰败,恐惧死亡。密娜说这是根植于潜意识体中,你会发现,有很多结果你都知道,你依然飞蛾扑火般的去试图证明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生命了无死亡,而形相有变灭,身体知觉性所恐惧者,是这种散坏。
就如同我们害怕青春的消逝,快乐的一去不复返,见过好的就不能再变坏。密娜说的四种方法中的前三种在我看来就是接受“必死”这个事实,理性的,感性的,全般属于神的,你会永生。而第四种所不同的是“要求全般的永生,而且即在此世间”。开始读的时候我总觉得这里有点矛盾,感觉是一种对死亡的抗争而不是坦然的接受。因为我把抗争等同于了恐惧,然而并不是。你不恐惧死亡,你依然可以努力抗争,因为你想在此世就得永生。这又是对自己诸多思维定式的一个小小的发现。于是战争开始了,开辟于多界,交织且相辅相成。第一战:心思之战;第二战:情绪之战;第三站:物质之战。而所有的的战争都是转化力与离散力的战争。转化力是生机,离散力是毁灭,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前进着才能勉强跟上步伐,若你不动定是滑落。而密娜所说的“每前进一步,常是付了他处又退后的代价,此日所成就的,此日可以完全败坏;事实上除非胜利是全般,决不能稳定和持久”让我觉得我不要做这斗争了。我一直以为进步是可以积累的,只要你在不停的积累,你就可以最终赢取胜利。进难退易,从来都是如此。离散之力来的默默无声又气势汹涌,转化之力需要你有意识的,很努力的去争取,你健身,你早睡早起,你要坚持不懈,你知道这是一件多难的事情。而这是绝无休战的。第四种办法把死亡当做一种坏习惯,你所做的不过是克服一个坏习惯,这恐怕是一个最难克服的坏习惯。若转化之力>离散之力,那么就成功了。但或许这也是一种执着。或许改日再看这第四种方法才能了解它的意思。或许这个结果就是中国所说的成仙成佛了。
今年对于死亡了解了多了那么一点点。其实都有想过如果要死了会是什么表现,也一直觉得自己并不害怕。年初还是冬天的时候跟朋友聊天说有没有那么一瞬间特别有勇气,特别满足,特别充满生气,我们分享那一瞬间,心中的无限暖意。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一个人出去旅行,整个小旅馆就我一个住客,早上醒来下雨,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吧,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了。之后去古栈道,没事干就找四叶草,找到两颗,完了幸福感爆棚。恐惧的时候想想我们都是夸克可能就好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传说吕洞宾经常现身于世,拯救贫苦百姓。《宋史.陈抟传》记载:“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倾刻数百里,以为神仙,皆数来砖斋中,人咸异之。”《超体》的结尾,LUCY飞灰湮灭了,她“死”了,她又无处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