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和男友实在是太无聊了,我们看了一期非诚勿扰,然后有个男嘉宾上场之后第一项就说什么他希望对方陪他去读书会,我一听内心就两个字“完了”。之后主持人孟非继续问他喜欢什么书,他说了个什么什么斯基,好像是个哲学家,听到这里我就觉得这个嘉宾“彻底完了”。果不其然,他整场就表现地非常无趣……
首先,关于读书会,个人来说我还是挺喜欢读书的,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偶尔去一下读书会、艺术展之类的地方还是非常乐意的,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相亲的场景,一方提出希望另一方陪他去这样的场合就会无形中给对方一种“这个人非常热衷于这一项活动,可能他会非常频繁地参加”这样的感觉,那么对于一个并不热衷于这项活动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比如说,我是一个不懂绘画的人,但是有机会我还是会去看画展,虽然我没有很高的艺术品鉴能力,但是我还是会觉得那些画很漂亮,我可能还知道一些比较有名的画家,那么偶尔一次的逛画展是很新奇的,但是如果让我比较频繁地去我就会慢慢索然无味,因为我很难读懂里面的深层含义,我也看不出哪里使用了何种高超的技法,这项活动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其次,当被问到一个爱好的细节时,他答得过分具体了。就以你喜欢看什么书为例,他直接就说了个作者,这很不妙,除非你说的这个作者真的比较家喻户晓,否则这个谈话很难进行下去。就像他说的什么什么斯基,我听到的时候就一脸懵,后来说这是一位哲学家,想来是一位比较厉害的哲学家,但是我们这些对哲学不感兴趣的人就是根本不知道的状态,我想即便是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所有有名的哲学家。所以面对这种开放式的问题也要答得开放一些,比如说我喜欢哲学,那么我会说“我涉猎还挺广泛的,我比较喜欢哲学,中外文学我也有涉猎。”如果是两个人对话还应该趁此机会询问对方喜欢什么。关于阅读来说,文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范畴,会阅读的人多多少少都读过一点文学性的,即便你们读的不一样,那也能聊下去,就成了互相交流,最好的情况就是对方如果也喜欢哲学,那你们就会在哲学这条道上聊下去,但是如果一方说我喜欢哲学,那另一方不喜欢该怎么办呢,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方向。或者如果你确实不喜欢文学,你可以说:“其实我主要看哲学方面的书籍,这听起来有些无聊,所以我目前想要扩展一下阅读的方向,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总之要考虑到你提出来的东西对方并不想聊,所以得有个备择选项让你们有机会找到一些共同点。如果你每次都说我喜欢某某某作者,那你可能只能等到遇到一个同样特别喜欢该作者的才能有进展,但是可能你们又会在其他的方向上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在寻找另一个你。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刻意去显露自己的见闻和学识。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有的男士特别喜欢政治或者历史,聊着聊着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完全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那么放到日常生活中大概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大概就是看到什么他都要积极给你科普,如果对方不清楚对方会说你好厉害,然后内心感觉有些尴尬,(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就是喜欢崇拜别人的女生会喜欢,但我觉得一般都是不会喜欢的)如果对方对这方面比较清楚,对方就会觉得你像个搔首弄姿的花孔雀。那么什么情况该科普呢?当对方想知道而你又刚好知道的时候,但切记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分扩展,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很有学识而且一般都会是比较正向的。说到这个我就想起曾经有一次和A看电影,A让我猜牛鞭是什么,我面无表情地说“生殖器”,因为我对他没有感觉,如果我喜欢的话我就会说“不知道呀~”但是他问这个问题显然顺利地让气氛非常尴尬。还有一次一群人逛美术馆,其中B是一个非常喜欢讨论政治的人,我本来就没啥好感,突然B让我猜那些墙面为什么圆圆的凸出来,我不假思索:承重柱。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问我,我只知道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直女。主动显露学识只会让气氛变得很尴尬,如果是我知道的我会觉得这有什么,如果是我不知道的我会觉得我也不想知道啊,但是如果我看到什么不知道我问一个人,然后他给我解答了,我就会觉得他很厉害。个人认为这一点放到其他人身上也是相似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约活动不要组织自己擅长的,最好组织两方都差不多或者对方比较擅长的,像我男友,约我去打羽毛球,被我打成了狗,然后我们感情迅速升温,不得不说,这狗真会。对女方也同样适用,那比如说对方打篮球厉害,你就约他打篮球呗,如果他教你你就夸他帅,如果他跟你打他还让着你,那就是非常好的进展。总的来说,追别人就是要让对方来发现你的魅力而不是自己暴露,以及要给对方创造让他展露魅力的时机。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欢迎大家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