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4 里仁篇学习4.19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身在他乡,难免感念家中父母。每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都是惦挂着父母妻儿,从异地返家的候鸟,回去看望家中亲人。

因为现实是社会的资源向大城市、超大城市集中,如果当地拼爹没机会的,往资源多的地方走,才有普通人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是符合老夫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9【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注释】

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②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尚有阐义。

【浅见】

父母在,父母尚在也,即父母年老病弱之时。子女于此时,当孝敬父母于身前,单寄赡养之费,则如豢养也,又岂可谓孝?若必游于远方,则必使父母知其方向,以解相思之情;若有事,亦能使知也。

或谓父母在,即只要父母在,子女便不得出游,此解不通也。古时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士人年轻时多游历,以增见识,乃正途也。若一生随父母左右,终死乡里,又能有何作为,亦非儒家入世之思想。或又谓此章在今日已无意也,则吾不知何人能出此语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授米阅读 1,238评论 0 2
  • 文/未末的背影 85后的同事霏儿,悉尼大学一纸通知书,反转了她的人生方向。“未末姐,我走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未末的背影阅读 1,228评论 25 46
  • 有时候,你会肯定的怀疑自己,否定的选择,感叹生活中的不可预料,无奈于太多的有心无力,身不由己,求而不得,你甚至会后...
    猫小乐w阅读 343评论 0 1
  • 混蛋逻辑例三:鬼话连篇,还嫌你不感激! ~~~~~~~~~~~~~~~~ 婚前,刘娇听到的最美的情话是:宝宝,让我...
    丁暖的暖阅读 814评论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