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白鹿原头信马行》,看到腰封上最大的一行字写着:陈忠实生前授权的最后一部散文集。顿时心生惆怅,五味杂陈。暗自喟叹:陈老,竟然真的走了,以后再没有更多的文字了。不禁回忆起结识陈老以来的岁月,犹记得第一次阅读陈老的文字还是高中,那时真的只是偶遇。在手机上随手翻阅着《白鹿原》,却不知道陈老的鼎鼎大名。
在编后记里,本书的编辑讲述了这本书从谋划到成形的过程。陈忠实天性随和,待人和蔼亲切,所以约稿的过程并不复杂。那时候陈忠实已经久卧病榻,身体非常虚弱。编辑提出请他作序,陈忠实先是答应,后来写信请求原谅,说是争取写成。但最后终因身体原因无法完成。想来当初答应也是因为陈忠实忠厚随和的天性吧。
本书集结了从八十年代至今三十余年陈忠实的散文作品。一些我以前就零散的在杂志网络上看过,现在完完整整把这七十多篇看完,合上书,只觉得内心无比的平静祥和。再翻到书的内封面上的陈忠实的照片,只觉得字如其人。他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亲切真诚,朴实无华。他的容貌总是让我想到乡下的老农,质朴宁静。西安灞桥那片土地生他养他,最终也不可避免的滋润培育了他的性情,他的文字。
这本书里的散文囊括了陈忠实生活见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小到一草一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引发的人生感悟,大到历史社会的评点。既有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喟叹,也有游历山水的闲情雅趣。细细读下来,印象最深的还是其对少年时代艰辛生活的回忆与对父亲的怀念。少年时代求学的经历虽然艰苦,有着自卑与心酸,但不乏至纯的感动与人格的成长,是他生命里永恒的衿记。
散文是作者的陈情自述,从开头一篇一篇的看下去,陈忠实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真实,生动,完整。他是一个好面子,倔强的少年,但他也是一个懂事的儿子。他体谅父亲的艰难,不埋怨家庭的贫困,但他克服不了贫困带来的自卑心理。他有着深刻虔诚的家园情节,家乡的老屋是他念念不忘的心灵净土。他对生活的西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容他人有一丝一毫对西安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偏见。而现在以及以后,他都会一直是个和蔼可亲,淳朴的老人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这本书文章的编排颇有意味,开头几篇文字向我们展现的是陈忠实少年求学时代发生的故事,而最后《难忘一渠清流》又回到了少年时代,仿佛人生绕了一个圈,最后依然回到了陈忠实心心念念的开始。而从第一篇文章《第一次投稿》到后记陈忠实的《人生九问》,似乎描画出了陈忠实一生的形状。《第一次投稿》可以看作是他文学生命的正式开始,人生九问是对人生的一个简单小结,已经褪去了曾经的敏感与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