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云松书舍

下午,鸣鸣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说带我们去西湖附近转转,她是个路痴,七转八转的,也不知绕到了哪里,又寻觅车位,最后在一处林地泊了车。

“姐,前面有个书院,去看看吧”。一直神往古时大儒在书院讲学的模式,对书院向来就带点亲近之情。在林边路上徐行,虽然蚊虫时时扑到腿上令人难受得很,心里却轻快得要唱歌。

沿路走了五六分钟,向前侧一拐,一幢白墙乌檐的房舍出现在眼前。细细看着绿色的“云松书舍”横匾,暗自猜测,是哪一位或者几位白衣士子在这里游学苦读过呢?“是金庸出资捐建的”。小妹的道破让人突地生出几分失意,本心想寻点旧人遗踪,瞧瞧旧时光的遗迹,这里还很新呢。以为书院都是旧风景,还是自己想岔了。罢了罢了,有甚失望的?假以时日,云松书舍也会成为旧景,曾经向往的那些旧书院,推开叠叠层层的数百年上千年的时光,也曾有过簇新的日子,何必纠结一时呢?我难道不曾醉心在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里么?那可是锦绣般的一段好时光。

目光从横匾下移,才看到门两边对联,正是金庸撰写的字头暗合十四部作品名字的那一副。从头默念了一遍对联,每过一个字,那一部小说的风云人物也跟着在眼前风一般掠过。

建在这里的书舍当然也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做得是移步换景、袖里乾坤的功夫,池藻锦鲤,回廊花窗,四处滴翠,在院子里面走不上几步,心蓦地就安定下来,真生出了捧卷慢读的念头。

古时书院大都择于山林处修建,大概就是为了让学子息杂念生静心吧?毕竟心放下了,书才能读得进去。

眼前的书舍栖于绿丛,这里那里的墙裙很有一些潮湿的痕迹。书院湿气太重,傍山依林的古代书院大概也有这种苦恼吧,不知那时求学的士子们是生熬硬扛还是别有妙法。

不知是时间的缘故,还是阴天下雨的关系,除了我们,在书舍里只看到一伙游客,两个女学生站在小池边小声地交谈。这两三年,经常看到结伴在一处玩耍的年青人,人坐在一起,却都各自低着头,不停地摆弄着手机,跟远人热络着呢,却视身边人如无物。突然看到两个生活中的好朋友能这样交流,虽然素不相识,还是倍觉亲切。

院子里有棵高过房舍的芭蕉,生机勃勃,看着欢喜,几个人轮换着站过去拍了好些张照片。室中挂着“笑傲江湖”的匾额,连着我们自己,一并也被摄入相机中。

江湖太大,笑傲难于登天。升斗小民,能心气平和地笑笑自己,也就是了。

y>�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雪花用她冰冷的双手点燃了炙热的火把 火把叹着温暖的气息让自己的恋人融化 整个大地温馨地铺满了诀别时晶莹泪花 分离正...
    落下帷幕阅读 212评论 0 2
  • 一个人最害怕孤独,时间久了也就自我封闭了,不愿走出去,也不愿多说话,累了就会戴上眼睛闭上眼睛静静的听歌。 有这样一...
    向阳_f6e9阅读 2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