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要有用户思维。写出来的文章是要给读者看的,秉承用户思维,精心打磨这3点,就可以让我们写出读者喜欢看的文章。
01 首因效应很重要
题好一半文。要用爆款的标题一眼抓住读者注意力。
取标题有四个原则:一是要传达文章的价值,二是要对读者有用,三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吸引读者的眼球,四是要吸引读者现在就想读下去。
标题的创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在标题里追热点、在标题里带数字、在标题里使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在标题里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等等。
比如文章《武汉封城第七天,钟南山哭了: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标题就是借用抗击疫情的热点人物钟南山来引入自己的观点,既传达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价值观,也非常符合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读者崇拜英雄的心理,文章观点“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很独特,一下子就吸引读者现在就想读下去。
除了标题,一篇文章的开头也会产生首因效应,直接影响读者愿不愿意读下去。
开头不仅仅要总述文章主题,表明文章总论点,更要在情感上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有忍不住看下去的冲动。
开头的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可用新闻热点引入、故事引入、对话或提问的方式引入,也可以创造场景把读者带入场景之中,或者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能让读者认同的总观点。
比如,结合2020年的热点影片《囧妈》,有一篇文章《徐峥看哭万人: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开头是这样写的:
“你上一次拥抱妈妈,是什么时候?大年初一看了徐峥的新片《囧妈》,竟然被电影中这句台词给弄哭了”。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吸引读者看下去。
02 筛选能为读者提供价值的素材
开好头后,文章中间的论述直接影响着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否成立、是否能让读者信服。
中间部分的论述方式也有很多种,可采用并列的方式,比如并列讲好三个故事;或者采用递进的方式,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先写正面的素材、再写反面的素材来强化核心观点。
要提高文章论述的说服力,素材的筛选很重要,要与主题相关、要新鲜生动,还要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作者平时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了解读者。根据读者潜在的态度去深入挖掘选题、搜集素材。
比如,可以经常去知乎等网站看读者们的提问,试着去搜集相关的素材,试着去回答读者的提问。把这些素材运用到文章的论述中,在增加文章说服力的同时,也会为读者提供很多实用价值。
素材的搜集,可以来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是身边朋友的故事,或者是来源于书籍、电影、网络……凡是能为读者提供价值的素材都可以搜集起来,按照选题分类整理好,在写作时拿来就可以用。
03 呈现给读者完整的作品
文章要首尾相接、浑然一体,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章才是完整的,才能方便读者完整的理解文章,掌握作者的核心观点。
有了爆款的标题,有了精彩的开头,有了能让读者信服的论述,最后还要写出好的结尾。
结尾要升华和拔高文章主题、强化作者的情感,给读者创造绝佳的终极体验。
结尾的写作方法有很多,有总结点题法,有引用名人名言法,有巧用反问法,有引导行动法,有提问法,还有使用金句法,等等。
比如,《时间的格局》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一个公式,拯救重度拖延症,华丽转身成行动达人》,结尾是这样写的:
“唯有梦想,才配让你焦虑;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的焦虑”。
采用了琅琅上口的金句结尾,让人忍不住多念几遍,很容易另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记住文章的核心观点。
写文章时,只要秉承用户思维,精心打磨好首因效应的标题和开头,用有价值的素材论述观点,收尾相接呈现给读者完整的作品,我们就能写出读者喜欢看的文章。
秉承用户思维要打磨的这3个点,您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