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在《我们仨》此书中,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初中学校的一个小小阅览室里,我每天中午花半小时的时间闷头看完了这本书,当时还处于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只觉读完书后的那个黄昏,似乎变得比往时更怏怏不乐。其实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的喜与悲,杨绛似乎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描述他们一家三口从相距到分离的一生,痛苦和欢乐好像都跟笔者隔着一层,杨绛写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而几页之后,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写钱钟书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笔调静得吓人,所谓哀而不伤说的就是这种情绪。

关于他们的生活,两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青年相遇,结婚留洋,度过短暂的快乐生活,每天只需读书,研究如何做饭,跟散步路线,不久生下女儿,回国,遇到运动,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每天的日程变成挨批斗,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笔者并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他们一家人对所遭遇的一切维持着知识分子最起码的体面,做牛鬼蛇神时不哀求什么,平反后权势来请,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读书做学问。

在我心中有两个能称得上大家的人,杨绛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的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而用她翻译过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用我们仨里面的一段话来结尾: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完《我们仨》,幸福溢满心头,苦楚却无以言表。 一家三口是最寻常不过的家庭,在先生笔下,一切平淡的琐事都是幸福...
    此生归处是吾乡阅读 498评论 0 0
  • 今年的5月25日,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钱钟书之妻)于凌晨逝世,享年105岁。怀着对先生的缅怀与崇敬...
    安翾阅读 925评论 0 1
  • 有关杨绛个人出版的《我们仨》算是看完了,只是我看书的时间总是闲时,并有点漫不经心,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否品茗到...
    许笑话阅读 388评论 0 3
  • ✿01 又到了一年一度体检的日子,我跟朋友早早的来到了指定的医院。一边强行的让自己喝着没有任何味道的矿泉水,一边等...
    Echo_月亮阅读 124评论 0 0
  • “你有没有做第一这样的信念,并以此去做过某些事情,还得到了结果?如果有的话,你能否讲讲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如果没...
    venicate阅读 1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