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你的人际圈

根据邓巴数字,我们有精力维系的人际圈人数也就在150人,那么管理你的人际圈就是让这150人都是和自己处于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即减掉那些干扰你生活目标的人,加入那些可以丰满自己人生体验的人。


一、人际圈需要清除四类人

 

第一类,伤害你的人。

一个人在精神上不断凌辱你,肉体上不断伤害你,亲人也好,伴侣也好,闺蜜也好,一定要离开他;是在不能离开的,也要尽可能减少接触的机会。

第二类,不断抱怨的人。

如果一个人连续三次跟你抱怨同样的问题,你也给他答案了,他仍然不去解决,第四次,你就该远离他,因为他永远不会改变,他的快感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抱怨本身。

第三类,麻烦型的人。

我们当然经常麻烦别人,也会被别人麻烦,但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持续不断地给别人惹来大麻烦,比如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人就是人际交往黑洞,请远离他。

第四类,三观不同的人

如果你们的思想轨迹、生活方式已经相去甚远,那么该淡出的就淡出,没有必要成天活跃在小学、中学同学群、前同事群。


当把上面的四类人从核心人际圈中清除掉之后,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人际圈变得更高效。

两个人际圈管理的高效建议:

 

第一,始终和你的人生目标在一起。

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社交活动也应该跟人生目标绑定。

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女性,就要跟敬业、好学、终身奋斗的人在一起,每天闲云野鹤,动不动就说要辞职满世界去看看的人,不是你的同类。

如果你想减肥成功,你就要减少跟美食团混在一起,而是加入减肥者的行列。

有的人生目标是阶段性的。例如大考时,找考友;怀孕时,和同是孕妇的人交流。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重大事件会引起我们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同样境遇的人在一起,沟通、排解借鉴,比全靠自己,要容易熬过去。

但要记住,目标变了,社交行动的方向也得跟着变。

 

第二,固定的目标和固定的人去做。

有些女性,自己的ABCD面,都指望在老公或者男朋友身上实现陪伴,如果不,就会觉得感情或婚内孤单。

但其实有谁能符合你所有的想象,满足所有要求?讲你的诉求分开,各取所需,就各得其所。

每一类事儿,每一样兴趣,找到真正合适一起做的人,并且固定跟他们做。

看电影、看展览是一拨,运动健身的是一拨,品尝全城美食的是另一拨,当然他们也可能重合。

真正有意思、有意义的交往一定是平等的、撞击式的、都能享受到乐趣的,而不是被迫、将就的。


管理核心人际圈的三个方法:


第一个,关键时刻出现

重要的人,不在于时间多少,更重要的是,你们的有效相处。除了朝夕相处的家人和同事,其它的人际关系,其实可以用定期见面和特殊纪念日问候来维护。

这类关系,建议你标注在日历上,最好还设置个手机提醒。

平常你只管忙,只管奔你的人生目标,只要在关键时刻,问候了关键的人,你在他们心里就仍然是重情义,无过失的好朋友、好亲戚、好孩子。

对于不得不维护的弱关系,建议你用朋友圈点赞的方式去管理。这不是让你时时刷朋友圈,而是一周专门抽几分钟时间,集中在微信朋友圈点个赞。


第二个,关键动作投放

关键动作就是跟别人交往的时候,投其所好的“好”的动作。

例如你妈妈爱拍照,她爱的是被拍;你爸爸也爱拍照,他是主动拍,是按快门的那个。

你隔一段时间给你老爸更新一个镜头,为他报个老年大学的摄影班,把他加进一些摄影群,甚至帮他在手机上多关注几个摄影类的微信公号,这就是投其所好。你投了老爸的“好”,也等于投了你老妈的“好”。

例如你的好朋友爱打游戏,你可以送他最新款的游戏机,或谈谈游戏装备,这就是他的“好”。


第三个,引导黄金谈话方向

每个人都有他的痴迷点,打开话匣子的方式就是让这个人谈他的这些点。一些事儿,我们不精通,但一旦被触动,就停不下来想表达,在表达过程中,会自然而然拉近与交谈对象的距离。这就是黄金谈话方向。

怎么找到对方的黄金谈话方向,并获知对方的禁忌?对于重点交往的对象,你应该做资料搜集,通过网络,通过中间人,通过察言观色,甚至把对方的微信朋友圈先翻一遍。

一个人最明显的特征,他总是强调什么,就可能是他最想谈的事儿,黄金谈话方向。


感谢:《得到》“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