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互联网很流行共读。共读的目的,是通过一群人共同阅读一本书,一周后对书里内容进行总结。共读的建立的最初的宣传,是“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呢?”也就是希望多人一起读,对某些有懒惰症的人起到一个激励作用,在有伴的情况下尽量坚持下去。这段时间,也催生了非常多的共读活动的微信群,公众号,也产生了一个全民阅读的景象。但是现在,仍然运行的共读已经不剩下几个了。
在共读的之前,公众号还有一个很热的倾向,就是做书单。好像如果这个公众号能够每天列出一堆的书单,读者就能够从这里一定挑到自己喜欢的书一样。于是就各种,清华北大学子推荐书单,常青藤必读书单,金融人士必读书单等等,就一下子充斥了朋友圈。好多人都会转发一个链接,评论就一句,收藏慢慢读。但是结果很明显,那些转发了链接的,没有几个人真的会去按照书单找过书看,反倒是从来不转发这些链接的朋友,默不作声地把书读了一个遍,可能还在不知道哪个平台上留下了千字书评。
我之前不太明白,为什么把读书挂在嘴边,放满朋友圈的人,为什么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了。我后来问了他们,有人跟我说,跟着读了半天,感觉都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为什么读,就是别人说这本书好,所以我就去读了。我仔细琢磨着,也慢慢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一些参加共读的人,一些追着书单读书的人,好像把最重要的一些事情搞错了。那就是读书最重要的事情,读书,其实是为了自己而读,不是为了要读多少本而读。
我们说一个网上都知道的例子。小KIMI参加法国的读书比赛被劝退,因为他读书很多,但是他是为了拿到第一而读书,读大量的书,他自己好像不是为了深入体会读书这本来就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而读书。这个多像那些读书本末倒置的人。
有人说,读书其实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我对这个是这样子认为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三观,只要是正确的就能很好适应社会,但是每个人都是存在差异的,对需求,尤其是书上文化的东西,就更显得差异。知识水平的不同,社会情感经历差异,都会导致对阅读方向产生巨大偏差。而共读,首先是把网路上一堆不同价值观体系,不同阅历的人集合起来,想要以积极阅读的人带懒惰的人,来促进阅读。为了适应大众,都会挑选最畅销,难度中等的书籍。而大量阅读的人,对共读所挑选出来的书籍,很可能就已经读过了,即使没有读过,他的多年阅读基础也能让他在短短一两天内读完,并且找出需要的内容。而那些常年没有读书的人,对于这么一本书都会觉得很棘手,往往跟不上群里一些大神们的读书节奏,渐渐心生畏惧。最终,共读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读书的人继续路上,不读的人已经销声匿迹。
但是读书其实也是一个不怎么私人的事情。我们先说国内最知名的一个评价平台,对的,就是豆瓣。豆瓣号称电影读书各种评价的至高标准,上面有那么多的书籍评分,带着众多长评,有些更是带着上万的短评。在其他的平台都还没有做起来的时候,豆瓣就把这块做起了,书友们通过豆瓣联系在一起,互相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一来二去,成了坚定地战友,不停探讨书中世界。对于一些没有时间读书而又想了解书中内容的这种需求,开始产生了拆书帮这种角色。由一个人,一个组织,对一本书进行解读,然后直接将这个讲给大众。其实这个在曾经的一段时间也做过,就是读书分享会。不过读书分享会最早是只在一些线下举行,对于现在繁忙都市人来说,时间地点受到限制,而一旦搬上网络平台,这个模式就突然变得壮观起来,逐渐还能形成一个知识付费的方式,对解读的人给予回报。这些方式,就是通过不停地读书交流而促进的。
其实认真剖析起来,会出现这些情况,真的很简单。就是读书,到底是为了谁而读。每个人需求都不一样,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需求去找自己要读的书,跟着自己的心思去阅读。一边读,一边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读了有什么用,我读完了得到了什么。接下来这本书,我应该去选择下一本怎样的书,我是需要心灵上的一些抚慰,或者是需要精神上的一些激励,还是需要一些方法上的更新。读完后,大胆地把书上的内容分享出去,去跟别人讲,去告诉别人。就如带弟子的师傅,永远对手上功夫最熟悉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巩固,然后发现不足再提炼升华。
只能说,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又是一件很不私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