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上午期末考试,然后就开始进入半寒假状态,到22号结业式中间只要再去半天就可以了,昨儿我回家就跟我说数学可能没考好,95分肯定没希望了,她自己内心有些小郁闷。我说“考都考好了,没事了,认真学习认真考试就好了,到时候总结一下,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我小时候每次考完我妈妈也都这么安慰我的,转眼睛十几二十年了,轮到自己跟孩子说同样的话了。今天起床上学前又在絮叨“今天还要考试,可能英语这次也考不好了,如果这次没考好怎么办”,我说“你还没考呢,考不好天也不会塌下来,努力就行了,我跟爸爸最开心的是要放寒假了”。
中午数学老师就发了成绩了,估分我还真服她,可能用心做了,对有疑问的答案记忆犹新。这次班级分数也打破了以往的排名,高分都是中上游的孩子,可能这次名词排名的平衡也会打破,我家肯定也是考砸的哪个,已经考好了,受挫一次也不是坏事。
其实当下教育状态下最焦虑可能是父母,父母在有限的能力里面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起跑线的宽度从出生那一刻已延伸到了考进大学那一刻了,出生就各种早教班,然后琴棋书画各种培训班,语数外培训班,还有编程 思维等等,研究学区置换房子,研究所在区、市的学校排名、升学率等等,孩子的教育支出占了一般工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比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