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世从5岁就成为了一名喇嘛,开始苦行僧的禁欲修行生活,并完成了3年3个月3天的“本尊闭关”,这样的人想必离成佛也不远了吧。可没想到达世第一次在村庄见到农家少女琶玛后,他作为男人本能的原始欲望升起了,他甚至跑到师傅阿普那里追问他:“释迦牟尼在29岁前,仍过着世俗的生活,但我从5岁起就过着他离家苦修的生活,为什么?”
“我们怎么知道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世俗生活引起的?阿普,严守僧人的戒律之后,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我们发誓禁欲,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释迦牟尼曾说过,你不应道听途说接收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以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就这样,他在半夜离开踏上了去往村庄的道路。
和琶玛结婚生子的时光里,他享受了作为喇嘛不可能享受的一切,吃肉、情欲、挣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他识破了粮人的伎俩,当晚家里和附近的粮仓就被火烧得只剩一半,他愤怒地分别跑到琶玛曾经的未婚夫和粮人那里去质问,却被打得伤痕累累。面对着这样幼稚的他,琶玛是默默为他擦药却没有任何怨言。
后来达世与农场的女仆人有染,琶玛回来之际,达世慌张无比,仆人却轻描淡写地说琶玛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达世是无耻的,然而琶玛依然淡定自若。
还记得电影开头达世睁开眼睛后看到的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
这跟一次琶玛问孩子的问题如出一辙:如果一根树枝掉到水里,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会沉下去,有的说会被石头绊着、会留在水里腐烂,有的说会掉下瀑布折断,然而琶玛给出的答案是:树枝会流入大海。
我猜想,当时琶玛就知道有一天达世会离开,所以她才会给出这个答复。在电影结尾,达世重披僧服上路之后,他又看到了那块石头,他翻开背面,写着:让它融入大海。
电影看似是一个道行高深的喇嘛为了满足自己那未曾拿起过的欲望而走向了世俗生活,琶玛只是一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普通的农家少女,是为了衬托达世而存在的。然而,电影最后琶玛与达世的对话才让我明白,原来真正的修行之人是琶玛,真正在道上生活的人是琶玛,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她活得很明白,很当下,对于达世他没有任何期待、任何控制,在我看来,她是成就达世的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最重要的是,比起达世,她才是真正懂得爱的那个人。
达世在经过多年的俗世生活后,并没有学会真正的爱,直到电影最后才开始醒悟。在他满足了自己诸多的欲望后,他选择了不辞而别。但琶玛找到他,对他说了佛陀与耶输陀罗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佛陀,但知道耶输陀罗的又有几人?耶输陀罗在佛陀离家之前就已经极具善心,深知世间疾苦,达世又如何知道是不是耶输陀罗引发了后来佛陀的觉悟?他又如何知道在佛陀离家遁世苦修后耶输陀罗没有经历过极深的痛苦?
最后一句印象尤为深刻:“达世,如果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早已料到达世会离她而去,因此琶玛的这句话蕴含了深深的不舍与成全。可达世听完这番话深感痛苦与不安,正打算放弃修行跟琶玛回去,琶玛却转身往他面前扔了一袋粮食,便消失了。
因为爱,所以成全。
因为爱,所以放手。
琶玛是深爱达世的那个人,是真正放下自己成就达世的那个人,是真正懂得真正的爱为何物的那个人,而这时的达世只想摆脱自己的欲望,并没有升起对琶玛真正的爱,当他看到琶玛离开后悲痛地大哭,因为他看见了自己爱的自私,爱的狭隘。
然而电影还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哪个比较重要?
最终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在我看来,达世的经历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没拿起的,的确谈不上放下,只有体验够了才会真正去到下一个境界。但如果从来没有真正拿起过的,都能轻易地放下。
无论是在家修行满足一千个欲望也好,出家苦修战胜一个欲望也好,都没有好坏对错,重点是在家修行就全身心地投入,在俗世生活中提炼自己的心性,出家苦修就严守僧侣戒律,精进修行。而不是在家修行想着出家,出家遁世苦修想着俗世生活。
这从侧面就能看到,曾处于这两种角色中的达世都没有真正完全把自己置于其中,没有琶玛说的“他并没有渴求佛法到对她的爱欲那么多,对她的爱欲也没能把他牢牢缩在世俗的角色中。”
不经历这样一个“空折腾”,达世也无法明白自己这个过程的意义。
电影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西游记:女儿国》,唐僧和国王从一开始的不懂爱到真正看到对方,理解对方的灵魂渴望与使命,到彼此放手成全对方,再各自安好。这是完整经验了情爱,从以为的“爱一个人”走到“爱众生”,是对自我的放下,是真正明白“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区别,这时的他们因为明了自己,明了对方,从而能真正地明了芸芸众生,这份了了分明、感同身受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在《色戒》里,琶玛就是那个明了真正的爱的人,她才是带着真正的爱来渡达世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