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再不听话,我就给你送人了;
不知道那儿有水吗,还往那里趟;
快起来,不然上学该迟到了;
吃饭、穿衣服磨磨蹭蹭,一点也不利索麻利,你看看你弟弟,唉,气死我了;
春捂秋冻,这么早就脱棉裤,以后怕找病;
睡觉时,把被子盖严了,不要有过堂风;
出门时,钥匙带上了吗,身份证,手机都想着带上啊……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生活在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的不厌其烦的这些唠叨声中,天长日久,真的感觉有些烦或是很烦,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时至今日,尽管你已经成为孩子爹孩儿母,尽管你也已进入不惑之年,尽管你已临近知天命的年纪,尽管你已经青丝变成白发,父母大人的唠叨声仍然不绝于耳,俨然闹钟在耳边不断地鸣响,似乎他们对咱们做儿女的永远不放心,不,不是似乎!而是始终把咱们捧在手中,贴在心上,含在嘴里!让我们感到无可奈何欲言又止甚至在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能在嘴角露出浅浅的坏笑……
儿女再大,在父母的眼中依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不放心:
不放心你那不经意恣意挥霍的身体;
不放心你的生活经验略显肤浅不够丰富;
不放心你的处世经历尚欠缺磨练;
不放心你那稍显稚嫩难当大任的双肩;
不放心娶妻生子的你还不习惯锅碗瓢盆交响曲;
不放心你还未成熟脆弱任性的心理;
不放心你没完没了的飘来飘去随时随地……
今天早晨,我蓦然醒悟,这一切的絮叨和惦记,原来是那么的神奇与惬意,她竟有阿拉神灯的魔力。她来自父母的唠叨;源自一奶同胞兄弟姐妹的嗔怪的叮咛;她来自朋友的豪爽的善意的提醒;她来自妻子枕边的絮絮叨叨发自肺腑的言语;她来自儿女的暖暖的贴心问候撒娇的语气……
唠叨和惦记无处不在,温暖每时每刻就在身边,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为了亲们,为了自己,我想乖乖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