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hkarana:意识的几个层次 | 18年4月12日

“Don’t try to explain it, explanation will narrow things。”

——Andre Riehl


在上周的瑜伽放松术工作坊中,Andre老师谈到了antahkarana——意识的几个层次:

1、MANAS (mind):即逻辑层面的思考,通常是关于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对问题的解释、追问和界定、是关于某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有哪些步骤等。这也是在刚开始学习任何知识时必将经历的阶段,也是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首先该解决的。这是一个相对“无我”的阶段,因注意力(或好奇心)放在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身,从而“忘我”,不会去追寻“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

2、CHITTA (memory): 指的是情绪、记忆和心理活动。是关乎业力和惯性模式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层面,也是瑜伽练习非常致力于解决的一个层面。正如帕坦伽利《瑜伽经》中一开始就谈到的:“yoga chitta vritti nirodha”(瑜伽就是控制意识的波动)。

3、AHAMKARA (ego) : 指的是“自我”,是由心理活动(CHITTA)造成的“我执”——“我是谁”、“我是如何存在的”、“我的身体是怎样的”等等。“我”通过身体来认识我的存在,通过与他人互动(的记忆)了解到“我”与他人的不同。

4、BUDDHI  :指的是本能的、直观的智慧。那是一种“我执”消失、逻辑思考清晰、只有全然的投入体验的状态——感觉到身体即是宇宙。

瑜伽中所谓的三摩地的境界,就是“我执”(AHAMKARA )引起的内在分离感消失了、心理活动(CHITTA)停止波动了、对于问题也停止追问了(MANAS)消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