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图』乃北宋郭熙代表作,尺寸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好奇怪怎么不是长*宽)。其他详细内容留待以后码字,今天仅就前期准备工作做个记录。
北宋之前作画是在绢上的。那么,我开始的想法也是以绢做载体。——临摹这些经典名画,我必是虔诚恭敬的,所有前期准备都尽量在一个高层次。
因为从未在绢上画过,买来两把空白团扇做实验,也许是我的水平有限,也许是材质不同于画山水所用绢本,实验的结果让我失望,山水并不能呈现最佳面貌。还想过买一块小点的绢布,在上面画山水,然而,不知何故,店老板婉言拒绝了我的请求,也打消了我的念头。
因为『早春图』尺寸独特,文化市场没找到我想要的云龙夹宣,思量多日,去某宝寻找,240*120厘米,竟然有,虽则大了一些,没关系,可以裁掉,再说,以我的能力没准尺寸刚好。
云龙宣纸以构树皮,桑皮,木浆为主要原料,为半生熟夹宣。而普通宣纸原料基本为青檀,还有稻草等农产品。其实,我虽则学画有些时日,在这方面还非常需要科普。夹宣呢?是说纸不止一层,厚一点更利于渲染和积墨出效果。——我自以为是的想法,反正没人要求我用什么纸,自己喜欢的岂不更好?
纸是收到了(好长好长一个圆筒,我竟然要画这么大的画,好厉害的样子啊),然而没有我预想的光滑平整,再跟店家沟通,店家倒是很热情客气,说可以裁点试用,不喜欢的话,完全可以退。我没裁,整张实验,直到昨天晚上才感觉到纸比较好用——好吧,愚笨的我总是后知后觉。
前段时间临摹『晴峦萧寺图』,我把纸横向对折四等分,再纵向对折平分。够方便了,但是很快纸有了破损,后来破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且折痕极难去除。吸取教训,用直尺和铅笔分区域。——吃一堑长一智,老祖宗总是对的。
图一也是前期准备之一,『早春图』里有松树,那么『松针』也得前期复习一下。——然而结果很伤心,好像我又忘了怎么画出正确好看的松针。
前期准备还有一项——必需读画,读原作。整体与细节,平铺与悬挂状态,这样才能更好感受理解原画。当然,高清大图必需买一张,花不了多少银子,却绝对有利于学习和临摹。
今天就写到这里,我该去拿起毛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