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术|锻炼大脑的四种工具

以前看奇葩说的时候,一直都感叹选手们的应变能力,不论节目抛出什么稀奇古怪的题目,他们立马就能说出非常有梗的观点,不仅逻辑缜密还能引得观众大笑,不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开杠环节,我每次看这个环节,基本上都来不及听懂他们的观点,然后他们就能迅速抓取对方的逻辑漏洞,予以回击,看得我叹为观止。

不过以前从未想过这些能力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只当人家从小就这么聪明,直到最近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以及反应能力的时候,最终觉得学辩论是个很不错的办法。有了学习的欲望,自然就会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然后就找到了《深度说服》这本书,这本书是由华语辩坛明星选手一起创作的,主编是梁秋阳,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辩论也是有它一整套完整的底层逻辑与技巧的呀,选手们的观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刻意练习才习得的。

整本书一共有四个章节,今天主要详细总结一下第一章的内容——思考术,书中用“脚手架”来形容它太合适不过了。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没有头绪,并不是脑子笨,而是缺少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思考,就像我们在森林里走路,如果没有地图作为指导工具,很可能就走不出了,思考亦是如此。

思考术一共介绍了四种思考工具,分别是观点思维,创造性思维,反例思维以及政策性思维,我做了简单的解释。(没有全部讲解,因为太多了。。。)

一、观点思维,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思考,做出决策的思考工具。比如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爱情和事业哪个更重要?我们经常会被这种类似的问题所难住,大家普遍都会觉得这两者都重要,很难取舍。但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那么不想让自己后悔的方式,就得找出选择它的理由,观点思维就是帮助你找到这个理由。

方法就可以从语境,模型以及价值这三方面入手。

比如其中之一语境。我们常说的故事,画面,背景这些都可以称为语境。我看到这些要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剧,韩剧总是因为其故事情节,美丽帅气的男女主角,背景音乐等这些因素把爱情刻画地非常让人向往,所以当我在看韩剧的时候,就会认为爱情的重要性远大于事业,这就是语境的力量。

二、创造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想出更多创意性观点。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误区,以为新观点应该totally new,就应该是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但新观点不过是既有材料和要素的新结合,新旧观点结合也可以是新观点。

它有三条底层逻辑,分别是重塑前提,跨界诠释以及改变视角。

乔布斯在发明他的第二代苹果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就特别不喜欢电脑上的风扇装置,而风扇的作用是为了给电脑散热。当所有人都在努力想办法给电脑散热,乔布斯却另辟蹊径,想到如果电脑本身不产热,不就不需安装风扇了吗,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才有了现在不装风扇的苹果笔记本。

乔布斯的这个新观点正是三条底层逻辑之一,重塑前提。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观点老旧,没有新意,原因就是跳不出事情本身的框架,这时就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什么,如果前提可以更换,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对策呢。

三、反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看奇葩说的时候,同一个辩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往往只会被少数几个观点所打动,正是因为这些观点让我们觉得很深刻。

所以想要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书中列了三个步骤,分别是列特征,找类比,追反例。

书中举例,婚姻是什么?如果不按这个步骤来,我们可能只会想到婚姻,不就是一男一女组建家庭,然后共度一生吗?

而按照这个步骤来呢?

列特征:婚姻是一段关系,是一种约定,是一份情感的联结。

找类比:与婚姻相似的词有,契约和爱情。

追反例:婚姻与契约的区别,它是有温度的,不是冰冷的;婚姻与爱情的区别,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更强烈的责任感,而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它很浪漫但又很脆弱。

这样一来,我们看待婚姻这个问题也就更加深刻了。

四、最后政策性思维,是帮助我们从更远的视角看待问题,它是站在政策制定者角度思考问题,需照顾到全局因素,而不单单是从个人视角出发。它也有四个要素,分别是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具体就不举例了,偷个懒,要睡觉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