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我总觉得哪儿不舒服。
电影本身是挺好的,符合一切优秀商业片的标准,新版剧情与时俱进,把哪吒改为了拥有父母所有的爱的独生子女,哪吒的设定则成了在陈塘关百姓偏见下长大的小孩,且非常突出李靖殷夫人夫妻对哪吒倾注的爱和教育上的良苦用心。整体来讲剧情有松有紧,制片方完美的控制了观众的每一次哄堂大笑和每一次潸然泪下,我看大银幕前掉眼泪的家长比孩子还要多。片中动画效果非常好,有几个镜头预算满满,充分显示了制片方的诚意。
可是我完全没有感受到我预期中这个题材应该带给我的震撼,原因大概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审美取向,实在是,太中产了?
商业动画片,我实在是看得太多了。迪士尼的动画片,九十年代我就看得很多了,那时候还不流行3D呢都是2D手绘的,101忠狗、狮子王和花木兰我还是蛮喜欢的,童年时期大概都看了少说十几遍,但是大多数什么睡美人、灰姑娘、白雪公主,只能说对我的美术学习提升挺大的,其他就那样吧,属于那种学英语都想看第二遍的那种公主电影。
但是这些电影都不能给我每次看《哪吒闹海》的震撼,且不提《哪吒闹海》在艺术上的成就,只说剧情和电影人物的象征意义,我从小到大看了很多遍老版电影,每次看到哪吒举剑自刎的时候,都觉得天昏地暗,悲从中来。哪吒在《闹海》中的形象,代表的是父权社会中反父权的弄潮儿,是对绝对正义的追求,他的自刎,他的牺牲,是基于和一切世俗血缘社会关系斩断的决心。这样的母题,这样的人物,和哪吒这个母题带来的文化积淀,产生于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制片团队,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无法复制。有艺术高度的电影,正如苏联版《战争与和平》一般,在任何的好莱坞商业片中,都是看不到的。
然而在这样的母题,败给了中产价值观。
试问哪位父母,会带孩子去看,为了反抗父权而自杀的哪吒?
试问哪位父母,会愿意孩子听到这样的台词——"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作为父母,当然愿意让孩子看到熊孩子受到父母感召痛改前非。
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孩子在成长中不被世俗偏见所限制,而超越“自身命运”。
尤其是中国人,最喜欢父慈子孝皆大欢喜结局的中国人,和更愿意为喜剧和教育鸡汤买单的中国父母。
新版哪吒的台词——“我的命我自己说了算”,说到底也是李靖夫妻给孩子灌输的概念。李靖夫妻为哪吒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感情和社会资源,让哪吒在隔绝人世的环境下营造出自己是”灵珠转世“的幻觉。这可不是中产父母每天对自己孩子寄予了极高希望的写照么?新版哪吒年龄太小,并不具备判断这一切真伪的能力,陈塘关百姓说他是妖怪,他哭了;李靖夫妇说他是”灵珠转世“,他笑了;申公豹说他是”魔丸转世“,他暴走了——哪吒这熊孩子烧村民老宅的时候咋没这么听话呢。总而言之,片中商业片套路化的剧情设计实在是太多了,作为商业片当然是优秀的,可我喜不喜欢就不是电影票房说了算了。
当然咯,毕竟作为一个颜控——看房都想挑小孩颜值高的小区的那种,我的不舒服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哪吒长太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