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聊天,深度沟通后,发现同事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主见的人,可能由于我自己这方面很欠缺,所以内心对这种人便多了几分敬佩。
长期以来,我身边缺乏有思想引领作用的人,所以我的很多思想形成,都来自于书籍和一些优质公众号文章。
同事说她的想法,主要来自于父亲,说到这,我很羡慕她,身边有一位可以给予她指导的人。
我们的想法大致相同,但她还会纠正我一些语言逻辑表达上的错误,纠正我一些较为阴暗偏激的想法。
同她谈话,我发觉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可以努力做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和她对比,我发现自己做过的选择实在太少了,很多事情,看似是自己做的选择,实际上,是被事情和周围的人推着做出的选择。
以前,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让干的事坚决不干(现在也不知道我为啥那么听话,我在怕什么),导致需要我自己做选择的时候,总是心里没底,六神无主,经常去询问周围人的意见,听听这个有道理,听听想法完全不同的那个,也觉得有道理。更多时候,事情来不及我再多想,来不及我主动做出选择,就那么囫囵吞枣的过去了,对于结果,我也是全盘接受。
说实话,我感谢阅读,多亏这些好书、好作者,正是他们的思想,给我提供了搭建我自己思想的支架,让现在的我能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一些主见,也因此有了一些自信。
但这还不够,受阅历的局限,再加上我本人很宅,社交很少。所以在具体的事情发生时或者与人面对面的辩论时,总是容易心里没底或者被对方洗脑。就连写文章时,也不敢过于鲜明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怕立场错误,误导读者(实际上你哪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比如,最近频出的昔日美艳港星和时下小鲜肉的婚姻问题。
张丹峰出轨经纪人事件,有公号写同情洪欣,明明那么美,那么靓,不愁吃穿,面对张丹峰和经纪人的背叛,还要维持婚姻,在感情中委屈求全,不值啊。
而有些公号却写,洪欣不需要被同情,她那么美,那么靓,不愁吃穿,在张丹峰疑似出轨后,仍接受张丹峰,一定是这段婚姻洪欣有她无法舍弃的东西,而她在其中也是受益的,不存在什么委屈求全,不过是利弊权衡罢了。
张伦硕在节目中数落钟丽缇事件中,有公号写,相信这只是节目效果,如果老公和婆婆平时真的那么恶劣的对待自己,不相信钟丽缇真的会像节目里那样忍气吞声。
而有些公号却写,张伦硕如果是演的,那演技也太好了吧,真心疼自己妻子的话,怎么会让妻子在节目里受这种委屈,况且,靠好丈夫走红的人设也要立不住了啊。由此感慨女性为爱牺牲了太多自我,惋惜这样的爱,把太多本来自由的女性束缚在牢笼里。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事件真假难辨,而很多言论也难辨对错,以上观点我觉得说得都有道理,可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自己更偏向哪种观点,我却没有一个定论。
可能这种吃瓜事件,本就是一个罗生门,你无法通过一个综艺节目,了解人家生活的全貌,若非要说个所以然出来,怕就是管中窥豹了。
写文章,融入的是自己生活中的所悟所得,我想当我在自己生活中,主动做出更多选择、有了更多阅历、坚持写作与思考后,自己内心的选择也会变得越来越坚定。
或许,很多事情,就像天平的两端,只要选择是自己做出的,也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就没有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