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寨小学王智君】听陈静老师培训指导有感

4月19日下午,我急匆匆赶到实验小学的会议室,偌大的会议室,坐满了各个学校的教师,对于我来说,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场合,会议已经开始了,很想要坐在前面,近距离地听课,可又不敢乱走动,只好坐在了后排,像学生一样认真听陈老师“讲课”。


        陈静老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课堂上语言文字的作用,以及语言文字的训练几个方面,并列举了几个教学实例做以指导。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今的教学现状是,刻意于内容会面的挖掘;刻意于人文精神的挖掘;刻意于作者情感的体会。只是在讲课文,而不是把课文当例子。


        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一、语文课是“教语文”还是“学语言”(语文——语言、文字)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歌德


        如果缺少“语文的眼睛”,缺乏一种“语文意识”,“语文”在你面前就不成其为“语文”,它只是“内容”!


        二、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应是怎样的课堂?


        1.落实语文运用的教学,应该循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教学,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感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条理与层次。


        2.语言文字训练,要分年段有侧重地教学。


        低年级:字、词、句


        中年级:词、句、段


        高年级:句、段、篇


        低年级要重点抓好词语,好句式,知道好在哪里,学习迁移运用。(领悟,观察,描写的方法)


        中年级重点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时学习运用,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鲜明,生动;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写好一两段话。


        在这个部分,陈静老师举了个例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前段,从描写爬山虎的段落看,景物描写包含的作用,以及用景物描写衬托,表达情感是本文最有价值的,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高年级重点在从文本中学习有序地表达,有重点、有特点地表达。


        教学实例《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不会说话,我们怎样才能洞悉他的内心情感呢?这就需要从它的动作描写中来观察。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老舍


        教学实例《穷人》,比较两处心理描写,从写法不同和作用不同上来比较,更能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注文体,把握文体特点。


1.记叙类文体(小说,寓言,童话等)


关注点:情节,结构,人物等


2.说明性文体(平实性说明文,文字说明文等)


关注点:说明顺序,语言,说明方法等


3.写景类文体(游记,写景散文)


关注点:顺序,画面,情感等


4.诗歌类文体(古诗词,现代诗)


关注点:意象,情感,韵律等


        构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


1.读懂: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2.知妙:领悟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3.会用: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当前,聚焦“语用”存在哪些误区呢?


        1.学“语用”等同于“写作”。


        2.学“语用”停留在浅尝辄止。


        3.学“语用”偏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4.学“语用”忽视了“文体”。


        听了这堂有意义的“课”,我从多方面找到了不足,在语文教学方面学到了很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努力。感谢陈静老师的指导,让更多的老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坚守语文的本真,用自己的智慧,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使语文课堂成为魅力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文,享受语文,与语文共舞,与语文共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