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属于中国人的情人节

我题画

画上朵朵白云

你作诗

诗下潺潺小溪

我抚琴

琴内百鸟争鸣

你放歌

歌外天地归寂

我赏酒

酒里乾坤万象

你品茶

茶中亘古如一

我提笔

笔写伯牙

你落字

字书子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牛郎与织女的传说让七夕节多了一份浪漫,但这并不是节日的真正起因,“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家乞巧望秋月 ——咏七夕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称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
    王传学阅读 4,673评论 10 13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
    白丁平民阅读 816评论 16 28
  • 元宵节,上巳节,七夕节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有一些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
    仓鼠Betsy阅读 1,211评论 1 1
  • 战火狼烟起四方,沉沙折戟战胡羌。列传史记把名扬。 阆苑仙葩多善感,无瑕美玉恋娇乡。红楼一梦叹情伤。 作业要求,以经...
    Delia常青藤阅读 249评论 4 3
  • 年少时分,总觉得自己是缺点运气的,因为明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转眼个个都过的比你好。后来,又觉得是自己智商情商不...
    石榴的唯一阅读 2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