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众筹咖啡馆的12种角色”

今天把杨勇先生的《中国式众筹》又重新阅读了一遍,对于众筹咖啡馆的功能和定位,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其实不限于咖啡馆,茶馆、会所也可以扮演同样的角色,再次摘录跟大家分享:

1.咖啡馆(茶馆、会所等):可以消费,是线下链接的载体。

2.协会组织:这是本质,是传统协会组织的升级版,更加有活力。

3.高效孵化器:一群聪明的脑袋在一起能孵化出很多创新项目。

4.投资基金:股东都有投资需求,一般还会成立专门的投资基金。

5.交易所:这里可以交易资源、交易项目、交易资金、交易思想。

6.商学院:每年100-200场分享活动或培训。

7.互助平台:因为股东都是严格选出的,有信任感。

8.协作平台:200个合作伙伴。

9.共享平台:能真正做到共享资源。

10.社交平台:高质量有效的社交。

11.中国人的公共空间: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公共空间缺失的问题。

12.商业生态系统:200人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共生、互生、再生。

如果,有这样一个场所,聚了这样一群人,可以做这么多NB的事情还不够吸引你,只能是我们找错人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